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前锋

前锋

清代八旗兵种之一。为各兵种中最精锐者。后金天命间(1616—1626),称之为巴牙喇前哨兵、哨探兵,与敌交锋时令披坚甲、执利刃在前战斗。天聪八年(1634),定名为“噶布什贤(前锋)超哈(兵)”,亦简称“喀巴什”,是为本称。制于八旗满洲、蒙古内遴选其亲军(食饷未满10年者)、护军、马甲之尤精锐者充任,每佐领额定2名。缺出,准由旗、营保送,经前锋统领会同护军统领主持考验技艺而拔补之。凡宿卫、扈从,则与护军官兵一起差拨;皇帝亲征,则躬率前锋兵进发。前锋所披铠甲,袖、裙皆用明甲,上衣则以蓝布为表(暗甲),计1700余副。※健锐营兵也称前锋兵,计设前锋、委前锋共3000人。此外,在内务府三旗中,也设包衣前锋兵120名,凡典礼时承应表演马技等。

猜你喜欢

  • 摇马郎

    见“游方”(2285页)。

  • 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名《塔尔巴哈台界志》。1870年8月12日(清同治九年七月十六日),清朝钦差大臣奎昌和俄国钦差大臣穆罗姆佐夫在塔尔巴哈台签订,为※《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第三个子约

  • 药物、制药与治疗手册

    书名。全称《西藏王国卡普清传教士法诺的多米尼科神父搜集和实行的、为新传教士而编写的医疗方法说明》。18世纪上叶意大利卡普清西藏传教会法诺的多米尼科(P·Domenico da Fano)神父编。共50

  • 德色赖托布

    1875—1940清末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色丹那木济尔长子。光绪十七年(1891),金丹道教起事,在拉西理和德力根保护下,乘夜越墙逃出贝子府,至奉天。清廷派军并调昭乌达盟各

  • 凤翔

    夏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年号。413—418年,凡6年。

  • 番业户

    清代台湾高山族一些村社特设管理社租之人。高山族村社社租即“番大租”原由通事(多汉人充任)管收,往往饱入私囊。乾隆二十二年(1757)后,一些高山族村社为防止此流弊,由族人推举专人负责村社公地招佃和向佃

  • 土民

    土族史称与他称。参见“土族”(63页)。

  • 苏耶南姆嘉木措

    约1684—1753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五世。生于青海尖扎县。随察罕诺门罕出家受具足戒。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举兵反清,因喇嘛同情,寺庙遭到破坏,避居于叶尔

  • 北魏献文皇帝

    见“拓跋弘”(1356页)。

  • 泥和城

    古城名。又作洪和城。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秦汉时为羌人居地。北魏置郡。太和十四年(490),吐谷浑王伏连筹拒魏孝文帝诏,称疾不入朝,且修洮阳、泥和2城置戍。其地遂为吐谷浑所据。次年,二戍为枹罕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