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夫余

北夫余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汉籍中亦称“旧北夫余”。初见于高句骊《好大王碑》,《魏书》等始载其名。史无专传。来源于中国北方貊族迁居东北的一支。名称所指及其所在众说不一:一说即北夷橐离的别称,汉时的夫余、东夫余、卒本夫余及南夫余,皆从其所出,地在今嫩江与松花江合流处之北,东北流松花江以西、嫩江之东、小兴安岭之南,中心地在乌裕尔河流域。或说即汉至晋史书有传的夫余的别称,地域与夫余同。一说为卒本夫余的别称,因百济始祖出自卒本夫余,南迁建国后又号南夫余,因有是名,地在今鸭绿江西支流浑江中下游一带。有说为夫余的北支,地在今松花江以北,即今黑龙江省中部地区。诸家皆认为,南北朝的豆莫娄(大莫卢)、唐代的达末娄,是其后裔。

猜你喜欢

  • 永宁县

    渤海王国置。为上京龙泉府龙州附郭县,县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渤海镇。辽灭渤海后,其民大部分被迁至今吉林省农安县一带,辽将其与丰水、扶罗县合并,置迁民县统之。渤海大彝震咸和十八年(日本仁明天皇嘉祥

  • 叱豆浑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落名。亦作折豆浑、是豆浑,简称“豆浑”。源于东部鲜卑。曾有部分人投西秦乞伏乾归(?—412)。柔然汗国兴起后,依附柔然,其首领担任柔然俟利莫何、莫何去汾等要职,部众逐渐融入柔然,互通婚

  • 北魏炀皇帝

    见“拓跋纥那”(1360页)。

  • 侬智高

    1025—1055?北宋壮族反宋首领。广南西路广源州侬峒人。壮族。其母※阿侬原为傥犹州知州侬全福之妻,后全福被交趾执杀,遂嫁商人,生子智高。13岁时杀其父曰:“天下岂有二父耶?”因冒侬姓,与其母奔雷火

  • 类林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汉文类书。汉文原著唐于立政编,共10卷50目。汉文本早佚,后在敦煌石室遗书中发现部分残片。西夏文本译者佚名,亦为10卷50篇。为西夏仁宗乾祐十二年(1181)刻字司刻本。蝴蝶装,页面25×12.

  • 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

    书名。壮语南部方言考证及壮族土俗书译注。1册。近人闻宥(生前为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汉族)撰。内容考证前清镇安府、太平府属诸土州县司(今广西左、右江地区)壮族的语言及壮族民间常用的“土俗书”共107个单字

  • 永宁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永宁河西。洪武十六年(1383)置。设大使、副使各一员。十九年革,分置雅州、碉门两茶马司。主要同大、小金川及康定等地少数民族贸易。易法,与河州茶马司相似。

  • 敦崇

    清末学者。满族。姓富察氏。字礼臣,号铁狮道人。别号聱叟、铁石,由笔帖式累官广西思恩府知府。宣统元年(1909),由东三省总督锡良保举为道员。辛亥革命后,赴八里桥投河死。著述甚多,有《左传菁华》4卷、《

  • 阿旺成勒嘉措

    约1559—1643明代青海塔尔寺活佛,即赛朵呼图克图一世,为塔尔寺主要活佛之一。曾随三世达赖锁南嘉措去蒙古化缘,随四世达赖云丹嘉措赴西藏,将化缘资金为拉萨小昭寺盖金瓦屋顶之用。四世达赖赐以“赛朵诺门

  • 墨鲁恭噶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