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定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东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宣德三年(1428)九月,故土官侄那儿卜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纻丝袭衣、靴袜等。六年(1431)三月,该长官司向总兵官都督陈怀报称:蜡匝族人不遵管束,常聚众披甲持刃,横截道路,杀伤运夫,抢掠粮布,攻击关堡,拒朝廷招谕,请派兵讨之。宣宗令再派人前往招谕。后,屡派人入朝进贡。长官依例袭替。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东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宣德三年(1428)九月,故土官侄那儿卜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纻丝袭衣、靴袜等。六年(1431)三月,该长官司向总兵官都督陈怀报称:蜡匝族人不遵管束,常聚众披甲持刃,横截道路,杀伤运夫,抢掠粮布,攻击关堡,拒朝廷招谕,请派兵讨之。宣宗令再派人前往招谕。后,屡派人入朝进贡。长官依例袭替。
见“阻午可汗”(1259页)。
藏语音译,意为“办事员”。原西藏地方政府五品僧俗官职名。西藏小世家子弟,在仔康附设机构受训后,初任政府职务时,照例先任此职。经一定时期习练和考核后,也能调任小※宗本(“宗”相当于内地县,“宗本”为县级
参见“苍岩城”(1001页)。
元明四川彝族土官署名。元至正中(1341—1368)改永宁路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土官宣抚使归明,改为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移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七年复升宣抚司,秩正三品。
①唐初郑国皇帝王世充年号。619—621年,凡3年。 ②一作明开,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淳年号。1097—1102,凡6年。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年号。1213年五-八月,凡1年。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处理明蒙关系的法规。原名《俺答初受顺义王封立下规矩条约》,简称《规矩条约》。隆庆五年(1571)三月,明穆宗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五月,在明朝官员参加下,俺答汗召集蒙古右翼
壮、布依族地区土官名称之一。宋、元、明、清时期流行于泗城州(军民府)境内,今红水河两岸。参见“亭”(1717页)。
边款刻有契丹大字的铜镜。1958年夏于辽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遗址出土。现藏内蒙古博物馆。八瓣形,外缘直径14.5厘米。镜背中心有纽,纽有系穿。纽周铸花草图案,外圈铸汉字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见“俄罗斯族”(16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