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齐书

南齐书

南朝齐史书。纪传体。原名《齐书》,宋代始称《南齐书》,以便与李百药之《北齐书》相区别。南朝齐梁之际萧子显(489—537)撰。原书60卷,现在59卷,包括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子显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孙,豫章王萧嶷子,入梁官至吏部尚书、侍中。时齐官书起居注、《齐职仪》、江淹和檀越《齐国史》、十志及刘陟和沈约两家《齐纪》、吴均《齐春秋》、王逸和熊襄两家《齐典》俱在,子显复请于朝廷,编纂此书。主要取材于檀越、江淹的书稿,也参酌沈约、吴均之史著。约成书于梁天监十三年(514)以后、普通七年(526)以前。记萧道成建齐至萧宝融被废7帝23年间(479—502)历史,为研究萧齐史基本文献之一。纪传中包含着不少南北交往及周边诸族之资料。《魏虏传》叙述拓跋鲜卑兴衰史,尤其是对北魏京都平城的记载,为了解北魏京城建筑、经济、文化留下珍贵资料。同时传中还涉及北魏的官制、舆服、礼仪等等,为研究拓跋鲜卑典章制度、生活习俗提供不少原始记载。《蛮东南夷传》则记述西阳蛮、南襄城蛮、司州蛮、巴建蛮、酉溪蛮、黔阳蛮、湘川蛮、郢州蛮等与齐朝关系、反抗斗争及风俗习惯;东夷高丽、加罗国、倭国、南夷林邑国、扶南国等与齐之交往。《芮芮虏河南氐羌传》简单介绍柔然、吐谷浑、仇池氐杨氏、宕昌羌的情况。为研究南北朝民族史的重要史籍之一。以宋蜀大字本为早,已有缺页。汲古阁本、武英殿本、百衲本、金陵书局本较通行,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完颜从坦

    ?—1218金朝宗室。女真族。完颜氏。卫绍王大安(1209—1211)中,任尚书省祗候郎君。宣宗贞祐二年(1214),自募义兵数千,任宣差都提控,授同知涿州事,迁刺史,经略海州。未几,充宣差都提控,安

  • 蒙古尔孔

    土族语音译,意为“蒙古人”,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白牛逻城

    地名。在今河北博野县境。北魏孝昌二年(526),河北地区起义首领葛荣(一说原系鲜卑贺葛氏),在此以轻骑掩击北魏章武王元融,大挫魏军,遂自称天子,号曰齐国,建元广安。

  • 岭南杂记

    书名。两广地方志及民族志。2卷。清吴震方(字青坛,浙江石门人,汉族)撰。康熙年间(1662—1722)成书。为两广游记。其中卷上记山川、民族、时事,涉及瑶族、壮族习俗颇详,如云:“壮种与瑶异类,……花

  • 地方台站

    清代蒙古地区由蒙古地方盟旗、苏木敷设的台站。又称苏木台站,以别于政府拨款和掌管的※中央台站。其经费、设备、站户由主办的盟旗、苏木自行负责。其设置是对中央台站的补充。主要是盟、旗、苏木内部的交通运输线。

  • 女古滂

    见“女古”(144页)。

  • 倴盏

    见“塔察儿”(2159页)。

  • 通名制

    旧时台湾高山族卑南人男性的年龄级组织。通常分为青年级、成年级和老年级,每级设有级长。一般十四五岁便加入青年级,加入时要举行杀猴祭,加入后要接受各种有关教育和锻炼,并开始居住于公廨(村公所)服役,经若干

  • 益麻党征

    ?—约1170宋代河湟吐蕃首领。清代译作尼玛丹怎。※唃厮啰疏族※溪巴温子、青唐主※陇拶弟。靖康二年(1127),宋廷遣使至河湟觅唃厮啰血统封立,以其素为国人信服,受宋命措置表、俄罗斯境内分部表、北徼世

  • 康古鲁

    见“康古六”(2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