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吃立节

吃立节

壮族传统节日。“吃立”,壮语音译,意为过“除夕”。流行于广西凭祥、龙州一带。每年正月三十日过节。相传始于“中法战争”之时。光绪十年(1884),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法国侵略者企图侵入我国要塞镇南关(今称“友谊关”),广西边境壮族人民为抗击入侵者,置年节于不顾,纷纷奔赴前线,助军抗敌,保卫祖国,在爱国将领冯子材率领下,取得关前隘大捷,光复谅山,于正月三十日凯旋而归。于是,当地壮族便于此日杀猪宰鸡、做五色糯米饭,祭祀祖先,补过大年,同时庆祝战争的胜利。相沿成俗,形成节日,沿袭至今。

猜你喜欢

  • 述垒轸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见“述垒”(1347页)。

  • 渤海乐

    唐代渤海王国乐曲的总称。乐谱皆已失传。据日本古籍载,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十二年(740,渤海文王大兴三年,一作四年),渤海使已珍蒙在日本演奏“本国乐”,引起日本朝廷重视,不久即派内雄专赴渤海学习,渤海乐遂

  • 和硕特东上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巴汗俄尔札萨克旗、巴颜诺尔札萨克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和硕特台吉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季子扎布率众归清。雍正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

  • 勐阿土把总

    明清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明宣德间(1426—1435),刀嵩食邑于勐阿。成化六年(1470),勐遮先钪亮派子刀暹阇屯垦于此。传至叭古,于雍正七年(1729)因随征有功,授土把总职。传至召捧翁

  • 洛桑塔杰

    1662—1723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甘南卓尼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甘丹赤巴。五十七年(1718),为桑耶寺经堂举行供养经藏佛像开光。五十九年(1720),同甘丹赤巴更顿彭错往羊热山口迎

  • 不入八分公

    即“不入八分镇国公” (271页)和“不入八分辅国公”(271页)。

  • 十设

    见“十姓”(8页)。

  • 阿裕锡哩达喇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吹佳勒坡巴朗宗

    见“穷结”(1169页)。

  • 汉兴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中宗昭文帝李寿年号。公元338—343年,凡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