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后突厥汗国

后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指重建的东突厥汗国。唐永淳元年(682),东突厥汗国※颉利可汗之疏属阿史那※骨咄禄集突厥旧部入总材山,据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自称颉跌利施可汗,累年扰唐,并东击契丹、鞑靼,北征九姓铁勒。集众5000余,于垂拱(685—688)年间建牙郁都斤山(又作于都斤山,今杭爱山支脉),又在黑沙城建南牙,重建汗庭,为东突厥中兴,学者们亦称之为突厥第二汗国,或后汗国。天授二年(691),骨础禄病卒,其弟※默啜可汗(691—716)及后继※毗伽可汗(716—734)在位时为汗国兴盛时期。开元二十二年(734),毗伽可汗被毒害,汗族内讧。拔悉密、回纥、葛逻禄诸部乘机独立,于天宝元年(742)联兵攻杀后突厥汗※骨咄禄叶护,推拔悉密首领为颉跌施可汗。唐支持拔悉密等3部联兵攻※乌苏米施可汗。三年(744),乌苏米施可汗死于兵乱,突厥残部拥其弟为※白眉可汗。次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攻杀白眉可汗,后突厥汗国亡。突厥各部大多归附回纥,一部分南迁灵武(今宁夏灵武县)、丰州(今内蒙古临河县);另一部分迁中亚,后世在阿富汗建哥疾宁王朝,在中亚建塞尔柱克突厥王朝及乌斯曼突厥王朝。

附:后突厥可汗世系

猜你喜欢

  • 依罗

    晋代夫余国王。前王※依虑之子。晋太康六年(285),夫余为鲜卑慕容廆所破,父自杀,遂走保北沃沮(故地在今吉林延边地区一带)。及知晋武帝下诏将扶夫余遗裔复国,于翌年遣使至护东夷校尉何龛处,求助还旧国。龛

  • 刘聪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国君。310—318年在位。又名载,字玄明。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第四子。幼聪颖好学,通经史,习百家,工草隶,善属文,勇力善射。初居京师洛阳(今河

  • 铁虎年清册

    清代藏区差税清册名。藏语作“甲达细雄”。道光十年(1830)西藏噶厦政府大规模清查土地、人口、差税所编的册籍。该年为藏历铁虎年。故名。全称《噶丹颇章所属卫藏、塔工、绒等地铁虎年普查清册》简称《铁虎清册

  • 仆散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乙离骨岭(今朝鲜咸镜山脉),约在今镜城附近。穆宗完颜盈歌时(1094—1103年在位),使族人叟阿招附之。部人皆以部名为姓氏。部长之家与皇族完颜氏“世为姻婚,娶后尚主”(

  • 达什达尔札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清辅国公罗卜藏第四子。雍正中,奉命袭父爵。九年(1731),受兄巴济裹胁,潜逃准噶尔,游牧于特穆尔图淖尔(前苏联境内伊塞克湖)一带。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抵伊犁

  • 张怀寂墓志铭

    清宣统二年(1910)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楷书志文33行,满行35字。述张怀寂家世并记唐武则天时征伐吐蕃,收复西域四镇事迹。

  • 乌尔棍泰

    ?—1858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舒穆鲁氏。历官护军校,副参领、参领。咸丰三年(1853),官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办理东路巡防,以阻太平军北伐,赏戴花翎。四年,由通州移驻良乡,后赴涿州帮同防堵。历任

  • 火里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译豁里。分布于今贝加尔湖地区。因与秃麻部错杂而居,故常并称火里秃麻。蒙古国建立后,与秃麻部一起降附成吉思汗。元代,火里秃麻为太仆寺所属

  • 托里山卫

    见“答里山卫”(2239页)。

  • 呼岱达

    意谓商头。又译胡岱达。原是清代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为管理至当地贸易的浩罕商人,派令其诚实可靠者负责管理其与内地商民公平交易的人。后浩罕伯克势力增强,遂逐渐干预呼岱达事务。自道光十三年(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