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蕃崇佛赞普人名表

吐蕃崇佛赞普人名表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849号卷子。该卷主要记述印度及吐蕃崇佛诸王及大德人名。其中有6行记载崇佛之吐蕃赞普人名,内容是:吐蕃圣神赞普具三缘者: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赞普日巴坚,彼等均奉行大乘佛教。赞普赤吉灵及长子埃吉衮、扎西衮、列祖衮,赞普扎西咱巴贝、贝德、卧德、赤德,赞普扎西衮波、赞普阿咱热、赤德衮、拉吉佳协,彼等亦均获得大乘权威。此卷所记吐蕃赞普名字与《红史》、《青史》、《贤者喜宴》及《德乌佛教史》等一般藏史所载赞普名称有异。原敦煌1286号卷子仅记至吾东赞为止,以下则缺载。本卷弥补了该卷子所缺。此卷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古藏文及赞普传承均有重要价值。同时表明本卷写作时间相当晚,也是判断吐蕃奉行大乘佛教的有力证据。

猜你喜欢

  • 巴哼语

    自称“巴哼”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和贵州从江、黎平等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3·2万。以三江文界

  • 元延明

    ? —530北魏宗室。鲜卑元氏(拓跋氏)。文成帝※拓跋濬孙,安丰王元猛子。父卒,袭爵。宣武帝时任太中大夫。孝明帝初,为豫州刺史,有政绩。累迁给事黄门侍郎。博览群书,兼有文藻,搜集图籍万余卷。与中山王元

  • 和硕特西右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巴隆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闲散台吉色布腾博硕克图拒附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

  • 巴秃

    见“拔都”(1363页)。

  • 杨昌

    约1784—1847清代纳西族散文家。字东阳,号竹塘。云南丽江大研里人。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官湖北天门、潜江、谷城、黄梅等县知县。任内疏导江流、修堤等,有政绩。工诗,尤以散文出众。著有《四不可

  • 王仁求碑

    唐代云南碑刻。在今安宁县大石庄葱蒙卧山上。武则天圣历元年(698)立。时武后易国号为周,故碑额题《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成都人间丘钧撰文,王仁求长子王善宝书写。碑高281厘米,宽150厘米,凡34行

  • 兀速

    即“乌斯”(330页)。

  • 吉林府

    清府名。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光绪八年(1882)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东至嵩岭(即张广才岭)敦化县界,西至石头河子伊通州界,南达那尔轰岭围山界,北至巴彦鄂佛罗边门(即法特哈门)外伯都讷厅界。古为肃慎地。

  • 伊拉齐河卫

    见“亦里察河卫”(874页)、“亦力察卫”(872页)。

  • 广西昭忠录

    书名。人物传记。8卷。清苏凤文撰。内容记述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被广西各民族义军击毙镇压的清朝文武官员及地方豪绅。为研究近代广西及壮族农民革命斗争史的参考文献。有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光绪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