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密城

哈密城

古城名。位于新疆哈密。分老城和新城。老城(或称镇远城、汉城):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周4里。有东、北两门。城东有水东南流。后颓圮。光绪十二年(1886),哈密通判冯森楷、副将尤在田重修。周3里5分,墙高2.5丈,面宽2.4丈。四周浚壕,阔2丈,深1.2丈。设4门,每门各建楼筑月城,东曰向阳,西挹爽,南迎熏、北拱辰。城内无商贾,有居民10余户,哈密直隶通判驻札。新城:在老城西南3里。雍正五年(1727)建。周里许,为清军官兵驻防处所。有东、西、北3门,每门各置城楼一座。北门外添筑围墙一道,长167.3丈,高1.2丈,厚5尺,以供屯粮,东、西关厢连城周4里余。乾隆二十五年(1760),粮城内建造兵房400间,供移住官兵眷属居住。同治七年(1868)重修。城周1里6分,高2丈,宽1.4丈。“城内回汉杂处”。由新城至老城,有街道相接,贸易俱在城外。在老城西南4里许有回城,周4里6分,高2.6丈,宽3丈。设东、北2门,为哈密维吾尔族伯克额贝都拉属裔驻地。居民从事农业。是清代前期抗御准噶尔部的前哨阵地。

猜你喜欢

  • 尉眷

    ? —463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尉氏(尉迟氏)。辽西公尉诺子。明元帝时,执事左右,为大官令。太武帝即位,与散骑常侍刘库仁等8人分典4部,绾奏机要,赐爵山桑侯,加陈兵将军。改安北将军,出镇北境。从征柔

  • 萨拉巴噶什

    见“萨尔巴噶什部”(2014页)。

  • 海都

    ①古代蒙古部首领。孛儿只斤氏。合赤曲鲁克之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六世祖。幼时,因自家草场被札刺儿部人破坏,发生冲突,阖家遇难,牲畜、财物被掠,本人被藏匿,幸免于难。被入赘巴儿忽部的叔父纳臣营救至巴

  • 卡特旺草原

    见“卡特万会战”(547页)。

  • 完颜宗本

    ?—1150金宗室、大臣。本名阿鲁。女真族。完颜氏。太宗※完颜吴乞买第七子。皇统九年(1149),为右丞相兼中书令,进太保,领三省事。封原王。同年海陵王完颜亮篡位,进太傅,领三省事。熙宗完颜亶时,其长

  • 提溪等处长官司

    土司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汉、苗、土家、瑶等民族散居。唐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提溪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提溪长官司,治所在江口县西,属

  • 苏勒檀

    见“速檀”(1840页)。

  • 得沁

    蒙古语音译,又作“得秦”,意为“四十”。蒙古社会以户数为单位的基层组织。据《卫拉特法典》规定,是构成鄂拓克基层组织的民政单位,管理贡赋及婚姻等事务。通常为40户,但也有少者,仅10余户、20余户,多至

  • 蓑衣兵

    清末云南片马地区傈僳族人民组织的抗英武装。参见“来墨夺扒”(1052页)、“片马抗英斗争”(372页)。

  • 咄陆可汗

    ?—634唐代西突厥可汗。又称大度可汗。名泥孰,又作泥熟。阿史那氏。世袭莫贺咄(设),故又称泥孰莫贺咄(设)。贞观二年(628),莫贺咄杀统叶护可汗自立为屈利俟毗可汗,弩失毕五部不服,推其为汗,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