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萨克语

哈萨克语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使用人口约111万(1990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及原苏联的其它地区约有790万人(1989年)使用这种语言。现代哈萨克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9个元音音位;元音有前元音、后元音、圆唇元音、展唇元音、高元音和低元音之分;没有复元音;元音和谐在书面语里主要表现为部位和谐,而在口语里不但有严整的部位和谐,还有相当程度的唇状和谐;有些双音节词在加领属附加成分时词末尾音节元音ə和i有脱落现象;有24个辅音音位;词根或词干尾音对后续附加成分起首辅音有一定的要求;固有词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词首d3和同语族部分语言词首的j相对应;词重音通常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在语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和谓语性人称等范畴;与同语族一些语言不同的是,领属第二人称复数形式由带复数附加成分的词加领属第二人称单数附加成分构成;和有些语言相比多了一个助格;动词有态、时、式、人称、数的范畴以及形动词、副动词和动名词等形式;动词加—p形式副动词附加成分,再加人称附加成分构成动词的传闻过去时;有一定数量的后置词;量词不十分发达;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词位于中心词之前;在词汇方面,根词多数是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构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和合成法;畜牧业词汇十分丰富;借词主要来自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俄语和汉语。哈萨克语方言划分目前尚无定论。有些学者将中国境内的哈萨克语分为东北方言和西南方言。关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方言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分为北部—西部方言和南部方言。总的情况是哈萨克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别并不很大。现行的哈萨克文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右向左横写。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现行的哈萨克文是一种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成吉思汗传

    亦作《圣成吉思汗传》,即《蒙古黄金史纲》(2343页)。

  • 温水

    古河流名。即今云、贵两省境内南盘江与其下游的红水河。《水经·温水》曰:“温水出牂柯夜郎县”,自县西北流,经谈藁,与迷水合,西出益州铜濑县谈虏山。经味县,西南经滇池。东南经牂柯之毋单县。又东南经兴古郡之

  • 白石神

    旧时羌族崇拜的神祗。羌族崇拜白石,传说原居西北草原的古羌人在被迫迁徙中,有一支到达川青交界的补尕山,被敌兵追赶甚急,幸有羌人祖先天女木吉卓从天上抛下3块白石,变成3座大雪山,阻止追兵前进,羌人乃得南下

  •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书名。简称《朔漠方略》。清温达等纂。48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始于康熙十六年(1677)六月,迄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月。卷首载康熙帝玄烨御制《亲征朔漠纪略》和温达奏进的《亲征平定

  • 风轮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笼哥儿,华言风轮也。”藏语Hlung khor,意为“风轮”,举行法事时,书写经咒于布,制成圆筒,中贯以轴,插于屋

  • 蒙古抗日游击队

    中共绥远省委领导下的一支蒙古族抗日游击队。1939年秋,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在※绥蒙游击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李森任队长。1940年由高凤英接任。贾力更、徐秉智、彭光华、奇峻山先后任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

  • 额勒里纳拉里

    见“额勒里”(2532页)。

  • 居力盖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南右翼末旗”(1453页)。

  • 麻康

    参见“江卡”(883页)。

  • 泥埋

    宋代党项首领。党项咩逋族部。李附宋朝,任开道使。至道三年(997)十二月,与其族弟屈子、子城逋击败李继迁。咸平二年(999),领费州刺史。五年(1002)遣子城逋入贡,宋以其与李继迁数战有功,授锦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