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河两岸蒙古各部的总称。明代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一,属左翼。分12部,居河东者为内喀尔喀五部,又称内五鄂托克喀尔喀;居河西河者为外喀尔喀七部,又称外七鄂托克喀尔喀,内五部为达延汗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属部,清初内迁兴安岭东南,相继归附,被编为※巴林、※敖汉、※奈曼、※札噜特4部5旗(后增为7旗),属内札萨克。外7部为达延汗幼子格哷森札札赉尔属部,留居漠北故地,称喀尔喀,分授7子领之,分左右翼。有3汗,称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清崇德三年(1638),三汗遣使朝清,定岁纳“九白之贡”(白马8、白驼1)。顺治十二年(1655),清赐盟于宗人府,设8札萨克,分左右翼,由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8人分掌之。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避准噶尔部噶尔丹侵扰,举部内附。三十年(1691),于多伦诺尔会盟,编佐领建旗,自是始称※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雍正三年(1725),分土谢图汗部西境另置※赛音诺颜部,自是有喀尔喀4部,属外札萨克。至乾隆中,共分86旗。另有喀尔喀右翼部、喀尔喀左翼部,原分属于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后均因原居地内讧和与首领不和,分别于顺治十年(1653)、康熙三年(1664)内附,建旗,被安置于张家口外塔尔浑河及喜峰口外养息牧河源游牧。

猜你喜欢

  • 仆拉族

    “仆瓦泼”(318页)。

  • 佟图赖

    1606—1658清初将领。别名盛年。汉军镶黄旗人。原籍满洲,姓佟佳氏。初袭父佟养正游击世职。天聪五年(1631),从太宗征大凌河立功,加世职为二等参将。崇德三年(1638),授兵部右参政。五年,从睿

  • 东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金初置,治所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下辖府1:辽阳;节镇州1:盖州;刺史州4:澄、沈、贵德、复;县17;镇5。辽阳府下辖辽阳、鹤野、宜丰、石城4县及长宜镇。澄州辖有临溟、析木2

  • 王镕

    874—921唐末五代藩镇节度使。回鹘人。远祖没诺干于唐至德(756—758)中,被镶州节度使王武俊收为养子,号“王五哥”,其后子孙遂以王为氏。自四世祖王廷凑始,世为成德节度使(德州节度使)。太尉、中

  • 亢五租

    亦作“空五租”。清代汉人租种台湾部分高山族土地所交地租。清道光年间(1821—1850),水沙连六社高山族拥地甚广,招募汉人前来拓垦闲旷空地,田开成后,纳其所获5%,故称。

  • 安玄

    东汉时佛教译经师。原籍西域安息国。出身商人。灵帝(167—189)末年,自西域至洛阳贩货,曾官至骑都尉。性温良谦恭,常以法事为己任。通习汉文后,即致力于佛典翻译。曾与临淮人严佛调合作,译经2部。其所译

  • 哈剌和林山

    元代山名。又作和林山。位于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发源地。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拉施特《史集》均称: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所建都城哈剌和林(又作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即因此山得名。

  • 郁立师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内咄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东与车师后城长,西与卑陆,北与匈奴为邻。西汉武帝(前141 —前87年在位)时有户190,口1400余,胜兵3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译长各1

  • 移典部

    即“乙典女直部”(4页)。

  • 番族

    明末清代对台湾高山族的称谓。亦称“土番”。清代文献根据高山族人的“归化”与“未归化”或按其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区分为“熟番”、“生番”及“野番”,所谓“内附输饷者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