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后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齐老图河。东至布林灰图山梁接本部右翼后旗界,西至海兰接本部中左旗界,南至达噶山梁接本部中左末旗界,北至达噶阿达克接本部中左旗及右翼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四十八年(1709),析和硕亲王善巴所属旗内丁户置本旗,授善巴再从弟济纳达第札萨克一等台吉。乾隆四十六年(1781)准其后嗣以一等台吉品级世袭罔替。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齐老图河。东至布林灰图山梁接本部右翼后旗界,西至海兰接本部中左旗界,南至达噶山梁接本部中左末旗界,北至达噶阿达克接本部中左旗及右翼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四十八年(1709),析和硕亲王善巴所属旗内丁户置本旗,授善巴再从弟济纳达第札萨克一等台吉。乾隆四十六年(1781)准其后嗣以一等台吉品级世袭罔替。
又称道孚语。四川省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炉霍、新龙等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马尔康等县。使用人口约4万多。尔龚语分西部
新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组织。全称“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1948年8月1日成立于伊宁市。宗旨是“为在新疆人民中建立自由、和平生活,为充分贯彻执行和平条款,并为严厉打击破坏和平条款的冒险分子”,“建立人
唐代吐蕃早期之香雄王(古羊同国)。又称黎迷纳、黎嘎许。辖今阿里及藏北西南部地区,为当时12小邦之一,势力颇强。赞普松赞干布曾以妹赞蒙赛玛噶妻之,助其治理内务。在位期间,设官职、建军队、以本教治国,相传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黑龙江徙置。初有兵1018名、眷属数千名。自立1昂吉、6佐领。设领队大臣1人、正副总管各1员。乾隆三十二年(1767)复增2佐领,设八旗,分左右两翼。
①金代蒙古部名。为山只昆(散只兀)部所属小部。分布于忒里葛山(今甫喀山)附近。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内族完颜宗浩率兵征讨山只昆等部时,击走该部与浑滩部,斩首1200级,俘生口车畜甚众。 ②金昭祖
?—1878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作尼牙斯。原为叶尔羌(今莎车)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乘库车爆发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为库车义军首领热西丁和卓和当地回族联军所败。遂向阿古柏求援,谋夺叶尔羌回
金代女真人的学校。又称女直学。金大定十三年(1173)始设。在京师者称女真国子学,设在诸路者称女真府州学。就学者均为从猛安谋克中选出的女真族良家子弟,以新进士教授,以女真文字翻译的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子
即“温得”(2281页)。
见“西阳蛮”(696页)。
县名。在辽宁省西部。原为喀喇沁中旗及敖汉旗牧地,蒙汉人民杂居已久。清光绪三十年(1904)推行“新政”,析其地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