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喝盏

喝盏

古代蒙古贵族饮宴习俗。源于金朝女真族旧礼。元太祖成吉思汗沿袭此俗,据《新元史·乞失里黑传》载:“太祖即位,乞失里黑、巴歹并封千户,赐号答剌罕,遇大宴喝盏。”。此为蒙古宫廷饮宴设司礼官之始。《道园学古录·孙都思氏世勋之碑》释其意曰:“国家凡宴飨,自天子至亲王,举酒将酹,相礼者赞之,为之喝盏”。《南村辍耕录》则详细记述了宴饮喝盏的情景:元帝宴飨时,一人手持酒觞,立于右阶,另一人持拍板,立于左阶。进酒前,持板者赞曰:“斡脱”(亦作月脱,蒙古语进酒之意),持觞者和道:“打弼”(就座之意)。俟持板者击板一拍后,王侯大臣等按规定或坐或立或跪。随之奏乐,向皇帝进酒,饮毕授杯,乐声亦止,另奏别曲,王侯大臣等饮酒。饮料有马湩、葡萄酒、米酒、密酒等,以银制或镀金大盏盛之,列于食案,每2人合一大盏,各有大勺一把,取酒于盏中而饮。宴后,命优人、幻人、技人向皇帝献艺。诸王设宴时,亦行此俗,但规模比宫廷小。

猜你喜欢

  • 出连虔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 瑞洵

    清朝官员。原藉蒙古,隶满洲正黄旗。姓博尔济吉特氏。字景苏,号觉迟、井苏。光绪元年(1875)举人。十二年(1886),进士,累官侍讲学士、科布多参赞大臣。著有《散木居奏稿》25卷,《犬羊集》1卷续编1

  • 回屯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屯田。乾隆二十五年(1760),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奉命率兵至伊犁驻扎屯田时,又从阿克苏、乌什、赛里木、拜城、库车、沙雅尔等地迁移维吾尔族农民300户,安置在伊犁河南海努克(今察布查

  • 绥远省

    见“绥远特别区”(1973页)。

  • 毕拉尔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毕拉尔路协领公署”。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于康熙年间(1662—1722)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族的氏族组织和分布地区,分5路置官统治,此为五路之一。路设

  • 歹雅黄台吉

    一译歹言黄台吉,见“多罗土蛮把都儿黄台吉”(854页)。

  • 始光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24—428年,凡5年。

  • 袞杜桑波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仁邦巴家族后裔,桑主孜宗本诺桑哇(即诺布桑波)之次子。依帕竹阐化王查巴琼内,准其袭父职,仁没藏仁蚌宗宗本。与萨迦派大德袞钦桑结佩及果热南僧格建供施关系。正统十四年(

  • 鹘突

    见“鹘笃”(2452页)。

  • 扫寨

    布依族旧时宗教迷信活动。流行于黔南和黔西南。每年春季进行。意为把寨内邪魔扫除干净,以保人畜健康,五谷丰登。此外,凡遇狗上房、山羊叫、看见火星等,则随时请摩公(巫师)扫寨驱鬼。各地做法不一,一般为:在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