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嘎莫拉

嘎莫拉

1871—1932

近代蒙古族诗人。亦名杜嘎尔苏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人。出生于牧民家庭。7岁时在村塾学习蒙文,聪慧好学,爱好民间文学,尤喜背诵“好来宝”之类的民间故事歌谣。17岁入旗衙门任文书。20岁任苏木章京、旗札兰、梅勒等职。37岁任管旗章京。有正义感。因对贪赃枉法的官僚不满,1924年辞职还乡。诗作甚多,揭露帝国主义、封建王公的罪恶,对贫苦尕牧民寄予深切的同情,描写草原风光,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著名作品有《祭旗》、《颂军》、《在兵慌马乱的日子里》、《过渡最漫长的夏日》、《节日的摔跤手》等。多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诗人。

猜你喜欢

  • 蒙医药选编

    书名。藏文名《扎兑宁诺尔》。蒙古医学著作。19世纪内蒙古医学家老布僧确泊勒(达来王旗人)用藏文写成。121章,464叶,木刻本。曾以“扎兑”之名为人熟知。以临证各科为主,论述蒙医理论、药物,术疗等。术

  • 带架

    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计算长度的单位,见“带鲁”(1607页)。

  • 奚六部

    见“六部奚”(382页)。

  • 千脚棚

    仡佬族住房。用树枝支撑架起的一种茅草棚。屋呈三角形,屋檐接地,四周用竹编或土作墙。房屋矮小、阴暗。流行于贵州、广西等地。旧为贫苦农民居住的房屋。现在多用作堆杂物或田间临时住房。

  • 阿沙

    ①元朝官员,唐兀人。肃州(今甘肃酒泉市)人,本西夏肃州望族举立沙子,夏末以城献成吉思汗,并随军征讨,以父功授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宪宗时赐虎符,世祖升昭武大将军,迁甘肃等处宣慰使,并统领唐兀军。中统二年

  • 文武仁圣昭孝皇帝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马湖

    湖名。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东北部金沙江西岸小凉山地区。若干古部落以此为名,如“马湖蛮”、“马湖路三十七部蛮”。历代王朝亦多用此名设治,如蜀汉置马湖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设马湖路,明洪武四

  • 梅惹·洛珠嘉措

    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高僧。亦作密热·洛珠嘉措。西藏门隅人,门巴族。一说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之母才旺卓玛之舅父。初在拉萨哲蚌寺研习经典,师从五世达赖,学行卓著,深得器重。在沟通门藏两族文化交流方面具

  • 优台丞

    即“优合”(798页)。

  • 金长城遗址

    也称金边墙或金界壕。经金世宗至章宗两代近40年兴建、扩建。东起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尼尔基镇七家子,向西行经哲里木盟科右前旗,在明水林场,过洮儿河,沿明水河向西南,过海勒斯台河,溯脑门台河入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