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炮
又称“西域炮”。元代用以攻城的一种抛石机。至元九年(1272)回回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创制并由回回军士执掌和教习,故名。其法是在机梢头,安放大石,后座只用少数人操纵机关,猛压梢头,巨石随竿抛掷空中,坠入目标,所击无不摧陷。弹重通常达150斤左右。十年,元军久攻湖北襄阳不下,即用此炮攻城,中其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诸将多逾城降。因亦别称“襄阳炮”。元朝有“回回炮手”兵种,并设有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亦思马因曾任回回炮于都元帅。明初常遇春攻采石、徐达攻苏州城、仍用。后被大型火铳所代替。
又称“西域炮”。元代用以攻城的一种抛石机。至元九年(1272)回回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创制并由回回军士执掌和教习,故名。其法是在机梢头,安放大石,后座只用少数人操纵机关,猛压梢头,巨石随竿抛掷空中,坠入目标,所击无不摧陷。弹重通常达150斤左右。十年,元军久攻湖北襄阳不下,即用此炮攻城,中其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诸将多逾城降。因亦别称“襄阳炮”。元朝有“回回炮手”兵种,并设有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亦思马因曾任回回炮于都元帅。明初常遇春攻采石、徐达攻苏州城、仍用。后被大型火铳所代替。
见“合懒路”(835页)。
见“来远城”(1051页)。
元代土司名。至顺二年(1331),与八百等处宣慰司同时建置,其地当在八百媳妇国境内。“者线”可能是“景线”,原为八百媳妇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八百媳妇国(兰那国)迁都景迈(清迈)后,景线即建为府。为傣(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部鲜卑部落名。亦作末那娄、莫耐娄,或误作“莫多娄”。西晋元康七年(拓跋禄官四年,297),该部大人倍斤率部入居辽东,并投拓跋氏。后随北魏徙居代郡(在今河北蔚县西南至山西大同一带)。北魏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赛堪卫,并说清代有赛堪岭,在齐齐哈尔西南。
清末回族教育家。字印琮,号雪。江苏镇江人。清末在江苏镇江创办穆原学堂,自编教科书,倡导回民学习新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镇江发起组织“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后改称“东亚清真教育总会”,号召各地成
古水名。今一般认为即今牡丹江(旧说为牡丹江上游之勒福成河,或说鄂穆和罗河,亦说辽宁铁岭县南60里之懿路河)。“奥娄”,一说是靺鞨语,指称忽汗河(今牡丹江在隋唐时的名称)。史记迁居唐营州(今辽宁朝阳市)
见“忽汗河”(1487页)。
古地名,一作羊头冈。在今北京市东南。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五月,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为晋军所围后,大燕皇帝刘守光遣骁将单廷珪率精兵万人出战,与晋将周德威战于此。击廷槃坠马,生擒之,置于军门。
见“耶律夷列”(13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