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回鹘式蒙古文

回鹘式蒙古文

用回鹘字母拼写早期蒙古语形成的文字。回鹘字母来源于粟特字母。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诸部后,率先在蒙古贵族中传授回鹘字母用以拼写蒙古语的是回鹘人塔塔统阿。蒙古帝国建立后,开始用回鹘式蒙古文记录法令、户籍、缮写公文等。回鹘式蒙古文在1269年以后,曾受到一定限制,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命国师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并三令五申,限制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元代后期,回鹘式蒙古文才又逐渐通行。蒙古族最初使用回鹘字母拼写蒙古语时,使用了多少个字母,至今未见明确记载。后人对元代对回鹘式蒙古文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其字母总数为19个,分表示元音和表示辅音两大类。书写时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结合得很紧,笔画连在一起,一气呵成。其拼写法基本上沿用回鹘文的规则,不但字母与读音大体一致,就连字母在不同位置上的变体、行款格式等基本一致。但早期拼写法不大严密,有一个词分成两段书写的情况。书写是由上往下竖写,从左往右移行。字母处在词首、词中、词末不同位置时,笔画略有变化,以适应连写的需要。回鹘式蒙古文从13世纪到17世纪初是第一阶段,这时字母的笔画结构及拼写规则与回鹘文相似。到17世纪以后,进入第二阶段,发展成为两个支派。一支是现在通行于我国蒙古族大部分地区的蒙古文,另一支是仅在新疆蒙古族中使用的托忒文,这两种蒙文,无论在字母表或在拼写法上都同回鹘式蒙文有明显的区别。用回鹘式蒙古文写成的文献,以原件形式保存下来的不过数十种,有写本、刻本、碑铭、印文、符牌等几大类,这些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在研究蒙古族的历史、文字、语言文字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早在19世纪2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研究回鹘式蒙文文献,法国、俄国、匈牙利、波兰、美国、蒙古国学者曾发表过一些论著。建国后,我国学者在搜集、研究回鹘式蒙文文献方面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出版了文献汇编,发表了一些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著作和论文。

猜你喜欢

  • 果尔敏商坚阿怜

    见“长白山”(365页)。

  • 糌谢勒空

    藏语音译,意“糌粑事务局”。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专管糌粑的机关。设五品僧俗官员各1人,管家2人,任期3年。专司拉萨传召法会期间向大小僧团发放实物代金或糌粑,并办理政府典礼时所需之油炸糕点。

  • 榜仓必纠

    藏语音译,意为“强买强卖”、“强销货物”。即以强迫手段进行不等价交换。解放前西藏农奴主对农牧奴的一种超经济剥削。有些宗本(相当于内地县的官员)、谿堆(庄园的管理人)等官员用从印度、尼泊尔或拉萨等地买来

  • 乞伏公府

    ?—412十六国时期西秦王子。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鲜卑人。乞伏氏。开国主※乞伏国仁子。西秦建义四年(388),父卒,以年幼,未得即位,其叔乞伏乾归被推为西秦主。更始四年(412),弑乾归及诸子十

  • 米茂

    参见“奥米”(2252页)。

  • 咸平路

    金代行政建置。治所在咸平府倚郭县平郭(今辽宁开原县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北部铁岭以北辽河流域地。包括咸平府府属平郭、铜山、新兴、庆云、清安、荣安、归仁、玉山等8县,及韩州所属临津、柳河2县。全路共

  • 玷厥

    见“达头可汗”(731页)。

  • 岳彦高

    明代书法家。字雪樵。蒙古族(一说为“色目人”)。洪武间(1368—1398),曾任云阳(今四川云阳县)县令。后被免职,流落江湖,居武塘。以草书著称。

  • 陆光祖

    明代诗人。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回族。与陆帮皆为嘉靖进士,人称“陆家二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有诗名,其诗大多已佚。有代表作《乌江怀古》等传世。

  • 巴林部

    蒙古部名。原属内喀尔喀,后分出,向漠南地区移牧。成吉思汗十八世孙苏巴海始称所部名巴林。后金天聪二年(1628),以遭察哈尔林丹汗掠,奔依科尔沁部。苏巴海孙色特尔率子色布腾、侄满珠习礼等归附后金。该部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