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济恭苏咙
清代蒙古王公。苏尼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郡王※萨穆扎第五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三十八年,以追击察哈尔部之巴尔呼逃众,受嘉赏。五十五年(1716),督锡林郭勒兵驻额尔德尼昭,配合清军征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五十九年(1720),越额尔齐斯河,于和博克萨里击准噶尔兵。六十一年(1722),驻察罕踧尔。雍正二年(1724),撤还。九年(1731),奉命督内札萨克49旗兵5千,随西北二路军征进,卒于军。
清代蒙古王公。苏尼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郡王※萨穆扎第五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三十八年,以追击察哈尔部之巴尔呼逃众,受嘉赏。五十五年(1716),督锡林郭勒兵驻额尔德尼昭,配合清军征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五十九年(1720),越额尔齐斯河,于和博克萨里击准噶尔兵。六十一年(1722),驻察罕踧尔。雍正二年(1724),撤还。九年(1731),奉命督内札萨克49旗兵5千,随西北二路军征进,卒于军。
见“天马”(216页)。
见“答喇河卫”(2240页)。
见“广平淀”(131页)。
畲族古称之一。“輋”读音与“畲”同,为广东地方的汉字俗字,意为“巢居”。始见于南宋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一文,指生活在广东潮州山中搭棚构木而居的畲族先民。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粤
明代僰人反明首领。四川叙州(治今四川宜宾市东北)人。身材魁伟,通汉语,晓汉文。正德十二年(1517),与彝族妇女米浪联合,自称蛮王。率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芒部(今云南镇雄县)、筠连(
?—57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莫。※䤈落尸逐鞮单于弟。原任南匈奴左贤王。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将兵万余大破北匈奴单于弟奥鞬左贤王,生擒之,又破北单于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明人异译作“袄儿都司”、“阿尔秃厮”。属※右翼三万户。名称源于“斡耳朵”(宫帐)。成吉思汗卒后,其后嗣将遗物供于8个白色毡帐(斡耳朵)组成的八白室内,作为祭祀成吉思汗的灵堂,该
1083—1122金宗室、大将。本名谋良虎。女真族。完颜氏。康宗※乌雅束长子。善射,九岁能射逸兔。年十一,射中奔鹿。善谈辩,多智略,孝敬谦谨。深受世祖及众人爱。从阿骨打伐辽,多所谏言。以所部兵败宁江州
见“图墨德达尔罕岱青”(1439页)。
明弘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乜富架”(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