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基诺语

基诺语

我国基诺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境内,使用人口约1.8万。基诺语有攸乐和补远两个方言。方言间差别不大,基本可以通话。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以景洪县基诺区曼卡话为例。语音特点:有35个单辅音。塞音、塞擦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两套,无清浊对立。鼻音、边音、擦音有清、浊两套。塞擦音有唇尖前、舌叶、舌面前3套。有舌齿音。有7个腭化辅音,由双唇、舌尖中音腭化而成。有6个复辅音,由双唇音和舌根音作基本辅音加卷舌半元音构成。有单元音16个,其中普通元音12个,鼻化元音3个,卷舌元音1个。鼻化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有8个复元音,其中有4个前响,4个后响,大多出现在汉语或傣语借词中,出现频率较低。有带舌根鼻音韵尾的韵母5个,也都出现在汉语借词里。有7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形态,但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感叹词10类。名词有格、数、指小等语法形式,分别用声调屈折变化或加助词的方式表达。名词可以重叠,人物名词重叠表示全体,时间名词重叠表示短暂,方位名词重叠表示行为动作总在该处进行。量词较丰富,数词与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量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有格语法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主要用代词声调、元音屈折变化的方式表达。动词有体、态、式等语法范畴,体有将行、现行、完成3种,均在动词后加助词的方式表达。态有自动、使动、互动3种,除使动方式用少量残存的辅音和声调的屈折变化表达外,其余均加虚化动词或助词的方式表达。式有疑问、肯定、否定、命令、请求、感叹6类,用声调屈折变化的方式表达。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结构助词有宾格、领格、工具、关联、方向、比较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单音节或由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形式,多音节单纯词较少。有一定数量的派生词和叠音词。复合词的合成方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补充等。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主要采用音译方式,也有一定数量的意译借词。还有少量傣语借词。

猜你喜欢

  • 务相

    见“廪君”(2563页)。

  • 张名远

    清末伊斯兰教写经家、阿拉伯文书法家。天津人。回族。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精通《古兰经》及阿拉伯文、波斯文、与当时著名写经家※万景和交深,切磋书法,并常为天津各寺书丹匾额。尤善攒棉为笔,

  • 纳木扎勒车凌

    ?—1770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青海绰罗斯部卓哩克图和硕齐曾孙。乾隆四年(1739),袭父爵为札萨克辅国公。十五年(1750),自青海进藏谒七世达赖喇嘛,至喀喇乌苏(今西藏那曲),闻西藏郡王珠尔默

  • 图鲁什

    ?—1634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叶赫。天命九年(1624),为牛录额真。十年,擢甲喇额真,授游击世职。天聪三年(1629),从皇太极征明,至永定门南2里许屯兵,斩明总兵满桂、孙祖

  • 北周宣帝

    见“宇文赟”(899页)。

  • 西秦宣烈王

    见“乞伏国仁”(124页)。

  • 西征纪略

    书名。清殷化行撰。一卷。载述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十六年作者扈从康熙帝征伐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大事记。记事始于康熙三十四年冬,迄于三十六年八月十一日。书中对清军进军路线,战略部署,以及昭莫多战役情况

  • 户下人

    清代八旗制度下最低层旗人之称。清制规定,三年编审人丁一次,“每户书氏族、官爵,无职者曰闲散某。备载其父兄子弟、兄弟之子,及户下人”(乾隆《清会典》卷95)。盖户下人身家于旗籍内向无独立门户,而委附于主

  • 巴图鲁

    亦作把土鲁。满语、蒙古语音译,“勇士”、“英雄”之意。历史上满族、蒙古族统治者曾以此号赐予勇敢善战的部属。①元代的拔都、拔都鲁等即是,元亡后蒙古游牧部落中尚沿用之。②清太祖以前,※觉罗中武功郡王礼敦,

  • 天福

    ①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936—942年,凡7年。天福七年八月,其侄石重贵嗣位初期,仍沿用天福年号,至944年,凡2年。共9年。 ②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947年即帝位,袭后晋年号,仍称天福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