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塔尔语

塔塔尔语

我国塔塔尔族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等地,使用人口1千多。塔塔尔语在类型上属粘着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10个元音音位,除有前高展唇元音i外,还有一个前高展唇元音i;单音节和多音节词第一音节的a有时有唇化现象;元音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窄”或“展宽”变化;元音的部位和谐较为严整,唇状和谐较松;有24个辅音音位;固有词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词尾有少量的复辅音出现;词重音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般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在语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和谓语性人称等范畴;形容词分性质形容词和关系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多数不带构词附加成分;部分形容词有级的变化,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量词不很发达,数词通常可以直接用于名词之前;动词有态、式、时、人称和数的范畴及形动词、付动词、动名词等形式;有一定数量的后置词;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一宾语一谓语。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在词汇方面,大部分根词都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构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其次是合成法;借词主要来自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伊朗语等,其中以阿拉伯语和俄语借词为多。原苏联境内有自称为tatar的民族,和我国塔塔尔族自称相同。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鞑靼自治共和国、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西伯利亚的西部和中亚等地,人口664.9万(1989)。其中有553.2万人使用自己的语言。汉文习惯上把这部分人称作“鞑靼”,把他们的语言称为“鞑靼语”。鞑靼语和中国的塔塔尔语有一定差别。分三个主要方言:中心方言(或称中部方言)、西部方言(或称米沙尔人的方言)、东部方言(或称西伯利亚鞑靼人的方言)。此外,还有一些土语。中心方言是现代鞑靼标准语的基础方言。鞑靼人过去曾使用过阿拉伯字母,1929年转用拉丁字母,1939年改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嘉荫侯

    见“护国嘉荫侯”(1060页)。

  • 夸兰达

    即“夸兰大”(720页)。

  • 速忽鲁碗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忽鲁碗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羌语支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包括11种现行语言和1种文献语言。由于这个语支的多数语言是80年代才陆续对外介绍,所以人们对它的特点还知道得不多。羌语支本身可分为北支和南支,北

  • 斡纳阿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称呼。又作“温纳何剌”、“温纳河剌”。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斡纳阿剌为※六院部下之一石烈。《辽史·营卫志》称: “斡

  • 忒耳迷

    见“呾蜜”(1388页)。

  • 富礼善

    ?—1801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鄂济氏。隶黑龙江正黄旗。乾隆五十六年(1791),以花翎副总管从征廓尔喀。嘉庆(1796—1820)初,参与镇压川、陕、楚白莲教起义,加副都统衔。卒于军。

  • 粤西琐记

    书名。广西风物杂记。1卷。清沈日霖(江苏吴江人,汉族)撰。为嘉庆二十四年(1819)作者为学使督学广西时所作。内容涉及广西气候、物产、矿产、山川、岩洞、僻姓、迷信、寨老、乡约、语言、俗字、壮锦、壮布等

  • 寿县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安徽省寿县南关留犊坊。始建于明初。天启元年(1621),清康熙年间(1662—1722)、道光二十五年(1845)、光绪十六年(1890)等多次重修。相传原址在寿县西门外,清初迁至

  • 札合敢不

    蒙古诸部统一前克烈部首领之一。又译札阿绀孛、札哈坚普。克烈部部长※忽儿札胡思杯禄罕子,※王罕弟。原名怯列亦歹。幼年为西夏所掳,久居其地,因为人机敏,颇受重用,赐名“札合敢不”。一说为唐兀语“赞普”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