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尔寺志

塔尔寺志

书名。全称《古朋强巴林(即塔尔寺)历代住持不空梵歌》。塔尔寺四大活佛中之色多(又译赛朵)活佛系统第六世活佛巴多罗桑崔臣嘉措(又名米索扎央谢多吉,1845—1908)撰。成书于1903年。作者自1871年起任塔尔寺住持(法台)十三年,又先后任塔尔寺密宗院法台及夏琼寺法台。1883年起赴北京及外蒙传教。对塔尔寺的修葺及寺规的恢复颇多贡献。卸任后专事著述,对密宗研究尤深。该书主要记载宗喀巴早年生平及与塔尔寺关系、塔尔寺建筑演变史、蒙古王族与塔尔寺的关系、塔尔寺文物、达赖、班禅途经塔尔寺情况、塔尔寺四大活佛系统传承及生平的事迹,对塔尔寺周围历史地理的阐述也甚精辟。以塔尔寺木刻版传世,1982年青海有排印本问世。

猜你喜欢

  • 板申

    即“板升”(1293页)。

  • 物林达

    亦作乌林达。满语音译,“物林”意为“财物”,“达”为“首领”。清代内务府所属的司库。不分正从皆文职六品。职务与库主事(正六品)无别,以管理、出纳库房金银、器皿及其它财物。参见“物林”(1441页)。

  • 勐龙傣族反土司斗争

    1913年,云南西双版纳勐龙傣族人民不堪土司压迫剥削,在岩宰领导下揭竿起义,参加斗争者达3000人,攻破勐龙城,将土司驱逐出境。岩宰等打开土司谷仓,将粮食发放给农民。土司逃匿于森林,遣人向思普沿边行政

  • 都招讨使

    见“招讨使”(1375页)。

  • 合鲁隐

    见“萧合卓”(1993页)。

  • 教化三部长官司

    哈尼族土司。隶临安府。因所属三部之一名教化山,故又称为教化山部。明天启《滇志》: “教化三部长官土官荞乍,和泥人,洪武(1368—1398)中授副长官,传至张泽未袭,土舍张德胜用事,子张明听袭。”道光

  • 大度可汗

    见“咄陆可汗”(1389页)。

  • 潳山蛮

    汉代对南郡潳山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又泛称南郡蛮。与※廪君蛮或※槃瓠蛮关系密切。分布在荆山,今湖北南漳一带。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雷迁等率领下举兵,后被汉武威将军刘尚所率万余汉军所破,族人7

  • 灵关道

    古道名。又作零关道、零官道、西夷道、洱海道。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时,为加强中原与西南民族地区的联系,命司马相如筑,自今四川大渡河南岸通向西昌平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通灵关道,桥孙水(

  • 土知州

    官名。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世袭土官。以当地豪强为之(直隶州视如府,属州视如县),秩从五品。掌本州军民事务。颁给铜印、诰命、冠带。使其保持故俗,谨守疆土,抚绥土民,缉捕盗贼,进贡物,纳租赋,供征调,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