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元一统志

大元一统志

书名。元官修地方总志。原755卷,后续修,增至1300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开始修纂,三十一年成书。分建置沿革、坊廓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目。《四库提要》以其与唐《元和郡县志》、宋《元丰九域志》并论,称为最繁博的官修舆志之一;又谓明修《大明一统志》,其义例一仍此书之旧,书名亦沿用之。明初修《元史》,其《地理志》部分亦多取材于是书。原书多散佚,今存至正六年(1346)杭州刻本残本,《永乐大典》各韵亦杂有其文。近人赵万里将元刻残卷、《永乐大典》中之片断及群书所引,汇集为一书,共10卷,题为《元一统志》,中华书局出版。

猜你喜欢

  • 吐谷浑西迁

    西晋咸宁、太康年间(275—289),辽东、辽西鲜卑各部为争夺牲畜、牧场,斗争激烈。鲜卑首领慕容廆异母兄吐谷浑自其父涉归分得1700户(一作700户),与廆分地而居。父死,廆代领部落。吐谷浑部与廆部马

  • 泰宁王

    元封爵。为诸王第五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镀金银印。至治三年(1323),买奴始受封。子亦怜真朵儿赤于泰定元年(1324)袭封。

  • 老小营

    即“奥鲁”(2252页)。

  • 乌思藏宣慰司

    参见“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356页)。

  • 五音切韵

    西夏文音韵书。编纂于西夏早期。现存四种写本,皆残。其一有西夏皇帝序,内称在汉、吐蕃韵书影响下,参照西夏文韵书《文海宝韵》编成。序后有105韵母和九音显门36母。书分韵表、韵图两部。韵表名为“九音显门”

  • 外相

    唐吐蕃主管外事之职官。为“纰论”之意译。详见“纰论”(1265页)。

  • 阿里玛图

    即“古尔班阿里玛图”(444页)。

  • 伊西洱库尔淖尔

    即“叶什勒池”(539页)。

  • 兀良罕

    即“兀良哈”(108页)。

  • 薄罗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博啰卫,并将正统后设波罗河卫作博啰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