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天兴国

大天兴国

五代时继南诏、大长和国之后建立的政权和国号。亦作“天兴国”,又说为“兴源国”或“兴元国”。后唐天成三年(大长和国天应二年,928),剑川节度使杨干贞(白蛮)杀大长和国末代主郑隆亶,立清平官赵善政(白蛮),建此国号,改元尊圣,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西)。其疆域大体与南诏同。翌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改国号为“大义宁国”,仅存10个月。

猜你喜欢

  • 清代流民

    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战乱或生活饥馑而流落异乡的谋生者,历代有之、情由各异。清代,汉族等流民多出关到东北、内蒙古各地从事农商以求生。清廷对流民的政策各个时期亦有不同。原制,内地民人概不许私自出关,需凭印

  • 乞伏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一说远祖纥干兼并诸部,被推为统主,号乞伏可汗,遂以号为氏。原居漠北,后出阴山南徙,先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麦田(今甘

  • 哈剌阿思兰都大

    蒙古国时期高昌畏兀儿人。玉龙阿思兰都大之子。高昌“巨室”,“都大”即“巨室”之意。成吉思汗四年(1209),畏兀儿亦都护巴尔术阿而忒的斤战胜蒙古夙敌蔑儿乞部脱脱子忽秃后,遣其与察鲁等4人向蒙古奏捷。后

  • 腊扒

    傈僳语音译,或称“腊扒时”,意为“虎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即以虎为氏族图腾,将虎作为崇拜对象,忌猎虎。传说远古时有一姑娘上山打柴,遇一猛虎,虎变为一男青年与之成婚,后所生子女即为

  • 朔漠方略

    见“亲征平定朔漠方略”(1718页)。

  • 苏尼特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六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漠南,传至其孙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始号所部之名。初服属察哈尔,因不堪林丹汗侵虐,其孙绰尔衮和塔尔巴海徙牧喀尔喀依车臣汗。自天聪九年(1635),屡向后金

  • 傅赖塔

    ?—1694清朝大臣。一作傅腊塔。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康熙初,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迁侍读,擢御史。二十五年(1686),授陕西布政使,历迁副都御史、工部侍郎。二十七年,调吏部侍郎。赴云南察勘提

  • 乾隆独山州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10卷。清刘岱(时任知州)修,艾茂等纂。乾隆三十三年(1768)四月成书。内容包括圣训、天文、地理、营建、食货、秩官、武备、人物、艺文、杂志等,其中风俗、苗蛮、土官等篇是专记境内少数

  • 欧冶子

    春秋末年越国著名冶匠。于越人。善铸剑,与吴人干将同师,闻名于世。曾为越王允常铸造5剑,锋利无比。楚王闻之,以重宝请此2人作剑。与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铸成宝剑3把,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

  • 宁海军

    马麒统率之兵。清末,马麒由旗官升任副将衔循化营参将,为扩充势力,以循化营兵丁为骨干,大量招募循化、化隆两地的撒拉人当兵,因他曾任“甘边宁海镇守使”,故称其兵为“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