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堂寺

天堂寺

我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名寺之一。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前身为约在唐宪宗时期(806—820)于大通河附近之本教寺院阳庄寺。元初,在此寺基础上建萨迦派寺院,藏语称“萨什迦贡”。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杰,进京途经此地,于寺前建造镇龙塔,该地遂名“乔典堂”(意“塔儿滩”),寺院亦改宗噶举派。后又改宗格鲁派。明崇祯十二年(1639),青海高僧丹玛·崔臣嘉措重建该寺,称“朝天堂”,自是遂名天堂寺。清顺治四年(1647),青海东科尔寺活佛多居嘉措扩建该寺,任寺主,故成为东科尔属寺。九年(1652),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进京途经平番(今永登县)镇羌川时,赐名“扎西达吉林”,意“广慧寺”。此寺历时千余年,规模日趋宏大。有佛殿14座、经堂40座、活佛昂欠17坐、僧舍4千余间。寺内分设文学院和时轮金刚学院,设显宗五部经典与密宗,显、密兼备,尤重密宗。寺院规定修业、升级、考核及学位评定制度和学经制度,屡出名僧。为西北地区名寺之一,有“天堂八百僧”之称。寺内存有塑像、雕刻、壁画、经典、法器及木版印刷,手抄藏文经典等。1980年重修经堂一座。

猜你喜欢

  • 完颜襄

    1140—1202金皇族、大臣。本名唵。女真族。完颜氏。金昭祖石鲁曾孙(一作五世孙),参知政事阿鲁带之子。幼有志,善骑射,多勇略,才武过人。年18袭世爵。大定元年(1161),从左副元帅完颜谋衍镇压契

  • 宗室

    皇族。古已有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清代制度,只有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始得称为“宗室”,天聪九年(1635)始定是制。此中,又以帝系为“万支”中之本,

  • 中俄喀什噶尔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2年12月7日(清光绪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清朝分界大臣、巴里坤领队大臣沙克都林扎布和俄国全权大臣、费尔干纳省副省长麦登斯基在喀什噶尔签订。此约为※《中俄改订条约

  • 白倮倮

    见“倮倮泼”(1888页)。

  • 南宁州

    古州名。①北周以宁州改置。治所在味县(今云南曲靖西)。隋末废。唐初复置,武德八年(625),改名郎州,开元五年(717),复改为南宁州。天宝(742—755)后废。乃乌蛮、白蛮所居地。贞观(627—6

  • 建州

    渤海王国置。为率宾府所辖3州之一。州治故址在今绥芬河下游双城子(前苏联乌苏里斯克),但亦有他说:或说为双城子对岸的克拉斯诺雅尔山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附近或说即大城子;旧有说在长白山鄂多理城(即今

  • 槊不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槊不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瓦里。

  • 景安

    ?—1832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姓钮祜禄氏。和珅族孙。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官学生考取内阁中书。历任按察使、布政使。五十六年(1791),调甘肃布政使,因廓尔喀侵后藏,奉命办理西宁至藏台站。

  • 伊尔库鲁卫

    见“亦儿古里卫”(874页)。

  • 投旗

    指民人为求生存而入旗籍。有三种:(1)清入关后施行“圈地”政策,北京城周围500里内民人因骇怕房地产业被圈被占,或由于※包衣大、屯领催的威逼,多有投靠八旗充当※旗人以冀庇护者。(2)清代汉族人多有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