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姜乐健

姜乐健

藏语音译。西藏后藏贵族家族之一。居江孜附近。为明宣德二年(1427)建造江孜佛塔之法王若丹恭桑帕的后裔。家族成员在颇罗鼐时期以军功著称。姜乐健巴彭措旺秋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被准噶尔军所杀,庄园由姜乐健巴阿吉继承。雍正元年(1723)为后藏代本,五年(1727)卫藏战争时于协噶尔任职,响应颇罗鼐号召为康济鼐复仇,率领仲噶孜后藏军,参加哲库战役。两年后,又与颇罗鼐长子自羊卓地区攻入前藏,为颇罗鼐之胜利作出贡献。后因参加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被流放,卒于乾隆十六年(1750)。其子索南土多袭代本职。五十三年(1788)代表姜乐健巴抵抗廓尔喀入侵,五十六年(1791)在聂拉木被廓尔喀拘捕,卒于当地。此后该家族很少出现,至19世纪30年代,后藏代本姜乐健入赘索康家族成为玛巴。自此后该家族已告消失,其江孜之庄园为彭康家族所有。

猜你喜欢

  • 黄牛羌

    ※西羌的一支。汉魏时与葱茈、白马羌分布于婼羌以西至葱岭间的西域南山(昆仑山)中。各有部落首领,与南道诸国相邻。《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称其为“月氏余种”。

  • 塔鲁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达喜穆鲁卫。永乐四年(1406)二月,女真首领打叶等70人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辖有今辽宁开原县东小清河(叶赫河)至达奇木鲁山地区。打叶孙奇里哈尼任指挥佥事时,因入

  • 布沙

    部分壮族自称。亦作“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有居“干栏”,击铜鼓,崇信鸡卜,妇女穿紧身上衣,下身著百褶长裙之俗。操壮语北部方言。有黑沙人(衣饰尚黑)、白沙人(衣饰尚白)之分。明清

  • 仁果

    相传为西汉时白子国国王。后人亦称之为张仁果。白族先民。白崖国(在今云南弥渡县红崖)※蒙苴颂后裔。传说约于公元前2世纪,为众所推,在白崖建白子国。明代白族文史学家李元阳纂《云南通志·白国始末》云: “汉

  • 腾越自治同志会

    同盟会在滇西傣族地区建立的爱国革命团体。辛亥革命前夕,不少同盟会员先后在滇西傣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06年※刀安仁(傣族)留学日本,成为早期同盟会会员。1908年归国后在腾越原来的反封建群众组织“革

  • 斡脱忽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鄂托克齐”。《元史语解》释为“司部属人”。“鄂托克”为蒙古的一种社会经济单位,由地域接近又有近亲关系的各家族组成,“赤”为“司事人”,即掌管本部民众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

  • 后唐明宗

    见“李嗣源”(1043页)。

  • 翁得

    即“温得”(2281页)。

  • 金史详校

    书名。清末施国祁著。10卷,附史论答1卷。初,或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因兵燹无存,复继续修撰,于同治十二年(1873)成书。作者以20余年之精力,读《金史》凡10余遍,以明代南监本为底本,校以

  • 升科地

    始征田赋之地。指清代旗民垦荒成熟的地亩,按规定起征钱粮。“升科”亦名“起科”,分旗垦起科和民垦起科。康熙十五年(1676)定,各省报垦荒田荒地,应按水田六年、旱地十年为期予以升科。雍正(17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