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周初称“西土之人”。后指以犬戎为主的西北各少数民族。《尚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包括的范围很广。“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
见“兀也吾卫”(110页)。
奚族制作的著名交通工具。契丹族习之,亦很普遍。沈括《梦溪笔谈》称:“契丹之车,皆资于奚。”其形制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后广前杀而无股,材俭易败,不能任重而利于行山;长毂广轮,轮之牙,其厚不能四寸,
吐蕃对吐谷浑的称呼。参见“吐谷浑”(766页)。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其原居地在今甘肃临洮县境内之西塘。
※朵豁剌惕部※异密,※东察合台汗国“开国功臣”。伊斯兰历七四八年(1347—48)扶立※秃黑鲁帖木儿为汗,致使察合台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其家族实际上操纵着东察合台汗国政权,并拥有汗国最富庶的地区—
傈僳语、拉祜语音译,意为“鬼”或“精灵”。旧时傈僳族、拉祜族原始宗教观念之一。主要有奥沙尼(天鬼)、海夸尼(家鬼)、爱杜斯尼(水鬼)、米司尼(山鬼),加古尼(路鬼)等30多种。每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不
清代蒙旗公地。也称官舍地,包括牧养地、荒地。可用旗的名义出租,立契约,每年征租,只要租种者不欠租粮,不得夺地。所得收益归旗府。也有不立契约而出租的土地,称白渣地,可以随时收回。
高句骊国官号。见于《北史》、《周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等级(《周书》加※“褥萨”为十三级)“大官”中之第十二级,位于※“翳属”之下,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新唐书》写作“先人”,为十二等级中之第十一级。前
见“傣哪”(2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