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罕丹津

察罕丹津

?—1735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岱青和硕齐。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曾孙。世居青海。康熙四十年(1701)率部附清,封多罗贝勒。嗣因拉藏汗杀第巴桑结嘉措,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别立意希嘉措为达赖喇嘛,怀怨,拒认。四十九年(1710),偕达什巴图尔确认理塘出生的格桑嘉措为真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呈请清政府册封。清遣内阁学士拉都琥往验,又派侍卫阿齐图召青海两翼台吉议徙格桑嘉措至京,以息争端。拒不从,密与罗卜藏丹津会盟,率兵伐异己。因清廷于西宁、四川、松潘备兵,始惧,徙格桑嘉措居塔尔寺。阿齐图集青海诸台吉定盟,使与罗卜藏丹津领右翼,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等领左翼,永修和好。五十六年(1717),拉藏汗被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兵攻杀后,谋诱准噶尔兵至青海迎击之,未果。五十九年(1720),随清平逆将军延信等进藏,败准噶尔兵于绰玛喇等地。雍正元年(1723),叙进藏功,晋和硕亲王。因拒绝随从罗卜藏丹津反清,遭攻击,被迫徙河州关外。罗卜藏丹津被清军击败遁入准噶尔后,始归牧,编旗分佐领。三年(1725),授札萨克,领和硕特前头旗,有11佐领。牧地在伊克哈柳图河上源。

猜你喜欢

  • 意希丹增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噶嘉唯嘉。7岁从意希达杰堪布出家为僧。10岁入化隆县敦它寺学习诵经。15岁进入夏琼寺经院,拜曲丕敦珠为师,学习《新论》等。20岁赴西藏,入色拉寺结扎仓深造,获学位,由班

  • 搠里蛮

    见“搠儿马罕”(2355页)。

  • 李贽故居

    在福建泉州南门万寿路。明代思想家、文史家李贽(1527—1602,回族)出身地。青少年时代在此度过。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李贽殉难后,改为“林氏宗祠”(因李氏原姓林)。清初改称“林李宗祠”。解放后

  • 刀诏丁

    ?—1800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

  • 伊桑阿

    1638—1703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先世居瓦尔喀。顺治进士。自康熙七年(1668)起,历任刑部郎中、内阁学士和礼部、户部右侍郎。十六年(1677),擢工部尚书,旋调吏部。时“三藩”

  • 亦邻真

    1238—1279元代乌思藏高僧,世祖帝师。又作亦怜真。出身于藏地区(后藏)萨迦款氏家族。幼从异母兄※八思巴学法,取名亦邻真坚藏。八思巴在大都(今北京)任帝师时。他曾任萨迦寺住持,亦曾赴大都谒元世祖,

  • 大家

    古代中原称有封地的家族为大家(见《左传》昭五年)。《三国志》等史书以此指:(1)高句骊族社会中的奴隶主(一说为地主)。《三国志·魏志·高句骊传》:“大家不佃作,坐食者万余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

  • 龙原县

    渤海王国置。为东京龙原府庆州依郭县。县治故址众说不一;或说即今吉林省珲春县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一说为珲春县城西半拉城子;有说为该县东北210华里之城墙砬子;今又有人说应是该县城西南20华里之温特

  • 阿波可汗

    东突厥汗族。名大逻便。阿史那氏。※木杆可汗子。父临终前,舍其而立汗弟为佗钵可汗。佗钵卒,命其子庵罗让位于大逻便,因其母出身微贱,族人不服,拥立庵罗。他自以汗子不得立,怀怨,屡构难于庵罗,迫之让位于摄图

  • 汉昌

    汉(匈奴)刘粲年号。318年7—8月,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