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小策凌敦多布

小策凌敦多布

?—约1746

清代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将领。又作小策凌敦多克、小策凌端多克。号墨尔根岱青。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弟墨尔根岱青曾孙。勇武善战。史称“大者善谋小者勇”,就是对他和大策凌敦多布的赞誉。原驻牧于喀喇沙尔(今焉耆)一带。雍正九年(1731)六月,与大策凌敦多布领兵3万攻清军北路,大败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军于和通淖尔。八月,趋克鲁伦,被喀尔喀副将军丹津多尔济、额驸策凌所败。次年六月,受噶尔丹策零派遣,统兵3万再入喀尔喀,扰察罕瘦尔、克鲁伦等地,继掠塔密尔,掳喀尔喀亲王策凌妻孥、牲畜。后为策凌败于额尔德尼昭,遁走推河。乾隆初年,定议准噶尔、喀尔喀二部牧界,力主按清廷提出方案执行,敦修和睦。不久,因与第三子达什达瓦不睦,徙牧于沙喇伯勒。

猜你喜欢

  • 杨守敬

    1839—1915清末学者。湖北宜都人,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同治举人。潜心治学,不务仕进。光绪六年(1880)起任清廷驻日本使馆随员约10年,归国后先后任湖北黄冈县学、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勤成学堂总教

  • 巴布泰

    1592——1655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后金天命十年(1625)十月,与阿拜、塔拜征东海呼尔哈部。十一年,奉命掌正黄旗。天聪四年(1630)三月,从贝勒阿敏驻永平。明军

  • 养贤务

    西夏官署名。掌供给国学廪食。属中等司。设于崇宗贞观元年(1101)。天盛年间(1149—1169)设2正、2承后、2都案、6案头。

  • 雀喀扎法里

    赫哲族萨满教神事活动之一。赫哲语音译,直译为“捉雀”,意为“求子仪式”。民间以为,小儿死后其魂变为“雀”,故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妇女年过二十七八或30岁以上不生育,即认为

  • 窝泥

    哈尼族他称。自称哈泥(哈尼)。元明清文献中先后称窝泥、斡泥、禾尼、和泥、倭尼等。皆“哈尼”的同音异写。天启《滇志》:窝泥,或曰斡泥。阿迷州称河泥,临安郡属蒙自县的江外及左能寨、思沱、溪处、落恐诸长官司

  • 晋王府部民暴动

    元仁宗朝蒙古牧民暴动。延祐年间(1314—1320),朔漠遭风雪灾害,牲畜倒毙殆尽,人民流散,鬻妻儿为食。延祐六年(1319)七月,晋王也孙铁木儿部民暴动,劫掠豪富,因诸暴动间缺少配合,遭札鲁花赤囊加

  • 萨迦本钦

    元代管理乌思藏军民万户之官职名。藏语“本钦”,意为“长官”、“大官人”。藏历第一饶琼水牛年(宋熙宁六年,1073),款氏家族在萨迦地方(今西藏萨迦县)建寺,创立藏传佛教萨迦教派。元世祖中统元年(126

  • 绵竹起义

    西晋时期流民起义。永宁元年(301)十月,益州刺史罗尚奉行强制政策,派兵抵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副令当时避乱就食于蜀的流民10余万限期返归原籍,抡掠流民资财,并遣辛冉率步骑3万袭击流民军北营。流民军

  • 阿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换工的一种称谓。多出现在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农民之间人工换人工、不分男女或劳力的强弱;一是地富与农民之间牛工换人工。前者具有传统的互助性质,后者则

  • 胡玉山

    清代云南班洪地区第二代班洪王。佤名“达尖准”。同治、光绪年间人。承其父※达本位,继续加强班洪地区的统一事业。光绪十七年(1891),奉清廷命,参与调解勐角、勐董傣族土司矛盾案。因功,赐姓胡,汉名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