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干崖宣抚司

干崖宣抚司

明清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镇西路军民总管府,为金齿六路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镇西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干崖长官司,以土酋曩欢为副长官,自此三年一贡,不绝于朝。正统六年(1441),升干崖副长官刀怕便为长官。九年(1444),升为宣抚司,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旧城,与南甸、陇川两宣抚司合称“三宣”。以刀怕便为宣抚副使。十四年(1449),析干崖地置盏达副长官司。嘉靖三十九年(1560)干崖遭缅侵,宣抚刀怕举附于缅。万历(1573—1620)初,木邦宣慰使罕拔取干崖印付故宣抚刀怕举妻罕氏(罕拔妹)。万历十年(1582),陇川内奸岳风破干崖,夺罕氏印。翌年明将刘綎灭岳风,追印不得,干崖部众遂自相承代。移治今盈江县东北新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干崖仍授宣抚司。民国元年(1912),分设干崖、盏达弹压委员。五年(1916),改设行政委员,隶腾越道。二十一年(1932),改设盈江、莲山设治局,为云南第一殖边督办所辖。现为盈江县。

猜你喜欢

  • 黑龙江城

    地名。位于黑龙江右岸,在齐齐哈尔城东北850里,即今黑龙江爱辉县南老城(瑷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初“植木城”,周千步,4门,环城有重壕。移黑龙江将军驻守。二十九年,将军移驻黑尔根(今黑龙

  • 可敦城

    回鹘汗国时兴建,以居唐公主、回鹘汗国可敦(突厥语,意为“皇后”),故名。在今蒙古土拉河上游,布尔根省哈达桑东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为镇州治所及西北路招讨司驻地,置建安军以镇遏北方诸部。辽保大

  • 满文

    我国满族16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清太祖努尔哈赤指令大臣额尔德尼和噶盖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字母的形体和数目与蒙古文字母大体相同。一直使用到17世纪30年代,

  • 潘名德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潘名杰”(2528页)。

  • 舒赛

    ?—1641清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萨克达氏,以地为氏。天命四年(1619),从太祖努尔哈赤征明,败明总兵马林等于尚间崖,授骑都尉世职。征瓦尔喀,俘获甚众,晋二等轻车都尉。太宗皇太极即位,擢列十六大臣

  • 库车直隶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十年(1884)置。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城。辖沙雅县。管领村庄190处。7驿站、7卡伦。隶阿克苏道。1913年改为县。居民74000余人,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少数为回族和汉族。主要从事农业

  • 乔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晋代,与呼延氏(原作呼衍氏)、卜氏(原作须卜氏)、兰氏为四大姓。历任左右都侯等要职。

  • 大朱留王

    即“大武神王”(93页)。

  • 龙鹤

    见“龙涸”(494页)。

  • 长孙稚

    ?—535北魏大臣。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魏上党王长孙道生曾孙,殿中尚书长孙观子。原名冀归。6岁降袭上党公。孝文帝以其幼承父业,故赐名稚(《北史》,避高宗治讳,写为幼),字承业。史称其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