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彭措南杰

彭措南杰

1586—1621

明末卫藏藏巴汗地方政权建立者。又作藏巴汗噶玛彭措南杰。藏族。兴厦巴后人。其父才丹多吉在噶玛派及青海却图汗支持下,控制日喀则及其附近地区,建政,有第巴藏巴(即藏巴汗)之称。父卒,嗣位。在噶玛派支持下,势盛。万历三十八年(1610),击败山南地方势力雅郊巴,四十年(1612),控制整个后藏。四十一年,征服彭波及柳吾宗,控制前藏大部。排挤打击格鲁派(黄教)势力,禁止四世达赖转世,并禁止黄教僧人参加传召大法会。四十六年(1618),攻袭色拉及哲蚌二寺,勒令二寺交纳罚金。同年,在堆龙战胜格鲁派的支持者蒙古喀尔喀部进藏军队,控制卫藏大部分地区,建藏巴汗地方政权,受噶玛巴却英多吉所私赠之印信。后经四世班禅说服,始同意五世达赖的转世。天启元年(1621,一说泰昌元年,1620)患天花卒。子噶玛丹迥旺波嗣位。

猜你喜欢

  • 镇南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元二十一年(1284),世祖第九子脱欢始受封。其子老章、脱不花、帖木儿不花及脱不花子孛罗不花先后袭封。

  • 都老制

    壮族传统社会组织。“都老”亦称“布老”、“布求”。壮语音译,意为“寨老”、“乡老”。在多数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无定额,每个村寨少者1人,多者3—5人。广西上思县三科村等地,都老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平时与

  • 吾古孙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古孙、温古孙、乌孙。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金朝建立后,居地有变动。有的迁到临潢府(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

  • 圣佑庙

    黄帽派喇嘛寺。藏名“吉金铃”。蒙古名“博达夏格松”,意谓“圣仁仁慈之庙”。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城西北。相传始创于13世纪初。后经六次迁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一说为1886—1890)始

  • 炳图伊勒登

    见“丙兔”(493页)。

  • 蒲陶

    即葡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西域。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始移栽于中国内地。

  • 朗通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亦称朗东。得名于江孜家族庄园附近一似大象的悬崖。《桑耶寺志》及《五世班禅传》关于该家族成员虽提及有第巴朗东乃,孜索朗通巴、江孜朗通巴等,但在西藏政教两界中均无其影响。光绪三

  • 士曹

    唐代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

  • 察哈尔部

    蒙古部名。《明史》称插汉儿。元之嫡裔。元亡,顺帝北归,连易五主,始去国号,称鞑靼可汗。世袭。明嘉靖(1522—1566)中,遭土默特俺答汗侵扰,在达赉逊库登汗(又称打来孙)率领下,徙牧辽东边外。蒙语称

  • 彭域

    参见“埃波”(18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