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恰域万户

恰域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简称恰万户,别作恰域拉主、恰拉主,《元史》作札由瓦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约于五年(1268),完成乌思(前藏)、藏(后藏)各地之调查,总制院任命萨迦本钦统领乌思藏三路军民各万户,后并于乌思藏各处置13万户,乌思地方有6,恰域万户为其一,治所约在今西藏隆子县加玉。该万户与嘉玛万户(即加麻瓦)两处共管民5900户,各辖其半。其地方领主称第悉(藏语,意为“执政”),为恰巴氏家族掌管地方政务。元建国前,曾有雅隆地方(在今西藏曲松县拉加里)首领第悉觉噶联合蔡地方(在今拉萨市蔡公塘)首领等议投蒙古。元末,为帕竹所兼并。参见“乌思藏十三万户”(353页)。

猜你喜欢

  • 清水院

    现称大觉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寺院,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旸台山麓。因寺后有清冽泉水流入而得名。据沙门志延撰于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载,当年“三月,舍钱三十万,葺诸僧宅。”“又五

  • 比妓

    即“妣吉”(1260页)。

  • 高仙寿

    辽朝官员。渤海族人。仕辽,官至海州刺史。天庆四年(1114)七月,阿骨打集女真诸部兵攻宁江州(治今吉林省扶余县东石头城子),时任海州(治今辽宁省海城县)刺史,被遣统渤海军应援。

  • 张家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吏部侍郎布彦图、侍学士额赫礼负责建立。张家口俗称东口,驿站自东口起,北入内蒙古境逐一设置,计:在察哈尔境内设察汉托罗盖、布尔哈苏台、哈留台、鄂罗依琥

  • 支谦

    三国时期佛教译经师。字恭明,一名越。月氏人。祖父法度在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归汉。自幼好学深思,博览经籍。曾受业于支亮。多技艺,通6国语言。汉献帝(189—220年在位)末年,偕数十人,避乱于吴,被吴主孙

  • 朵甘巡检司

    明代藏区朵甘地方官署名。司朵甘地方(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捕盗及巡检等事。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由故元朵甘捕盗司改置。初任监藏令占等3人为巡检司巡检。

  • 汪罔氏

    即“汪芒氏”(1121页)。

  • 木咂些八孙等处千户所

    明代藏区卫所名。洪武九年(1376)九月置。治所在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初以故元达鲁花赤(镇守官)锁南巴等充正、副千户,隶朵甘都指挥使司,给印信。

  • 长牌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有孔,穿绳。镀金,缕刻契丹大字“”(意“敕走马”)。在南司内收掌。每遇下五京等处取索财物,及进南朝物品,以此牌信带腰间为凭。

  • 散毛宣抚司

    明清湖广土家族土司名。永乐四年(1406,一作十三年),以散毛长官司改置(治今湖北来凤土家族自治县),隶施州卫。据载元至元三十年(1293),于此置散毛洞蛮夷官。次年升为散毛府。至正六年(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