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达斡尔族的求雨祭祀。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遇旱年举行。由氏族或村屯中的年长妇女发起,约集每户妇女各带鸡一只到河边。祭时,先将供鸡杀死,用带血的鸡皮挂在事先插好的三角木架上,同时
见“也鲁河卫”(143页)。
明代藏区部落名。以其地有隆奔泉(意为“十万龙泉水”),故名。属西宁卫。洪武十三年(1380)归附明廷,散居塞内外,居塞内者主要分布在今青海湟中县境,有城廓庐室;居塞外者,即今青海日月山以西之共和县境,
见“海青牌”(1939页)。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氏族之一。与大贺、遥辇等氏族合称为三耶律。契丹开国后以耶律为国姓,诸耶律皆为皇族。一说为契丹始兴之地,后于此建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是“世没里”、“世里没里”(今译西喇木
内蒙古诸盟之一。哲里木,山名,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境,清代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4部10旗在此会盟,故名。地处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邻接辽宁、吉林两省。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东南部属辽河平原
明代云南土司名。正统五年(1440)置。辖地在腾越城北龙川西岸的界头与曲石之间。原为瓦甸长官司,于宣德二年(1427)置,隶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正统五年十一月升为瓦甸安抚司。不知何时始废。一说正德六年(
即“逻盛”(2062页)。
亦译“蒲剌睹”。女真语,《金史·国语解》谓“目赤而盲”之意。金代女真人多有以此命名者,如裴满蒲剌都、纳合蒲剌都、纥石烈蒲剌都、完颜蒲剌都、把蒲剌都等。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南朝宋后废。东魏改为北陆浑县。隋开皇(581—600)初,与伏流县并。大业(605—618)初,以伏流县复名,治所仍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刘石之乱后,※廪君蛮、※槃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