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关帝庙碑
碑铭。清驻藏官员关于修建关帝庙的碑刻。拉萨有关帝庙2。一建于拉萨郊外札什城南驻藏大臣衙门前,并立碑,后因衙署易址,庙毁,碑移大昭寺。及驻藏大臣和琳赴任,复重葺庙宇,撰文立碑为记。乾隆五十七年(1792),大学士福康安领兵击败廓尔喀,回师拉萨,以王师所向克捷,胥出“关圣帝君默佑”,又在磨盘山顶建新庙,撰文立碑。和琳、福康安两碑文皆着重记述清军击退廓尔喀军,直驱其王都纳降经过,兼述其祝颂关圣帝君的献词。两碑皆为研究廓尔喀军侵藏的旁证资料。
碑铭。清驻藏官员关于修建关帝庙的碑刻。拉萨有关帝庙2。一建于拉萨郊外札什城南驻藏大臣衙门前,并立碑,后因衙署易址,庙毁,碑移大昭寺。及驻藏大臣和琳赴任,复重葺庙宇,撰文立碑为记。乾隆五十七年(1792),大学士福康安领兵击败廓尔喀,回师拉萨,以王师所向克捷,胥出“关圣帝君默佑”,又在磨盘山顶建新庙,撰文立碑。和琳、福康安两碑文皆着重记述清军击退廓尔喀军,直驱其王都纳降经过,兼述其祝颂关圣帝君的献词。两碑皆为研究廓尔喀军侵藏的旁证资料。
?—185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福建建宁镇总兵庆林子。道光十一年(1831),由闲散授蓝翎侍卫。二十年(1840),升头等侍卫、侍卫班领。二十七年(1847),因军政卓异赏副都统衔
唐代渤海国定王大元瑜年号。809 (—说810)—812年,凡4年。
见“耶律喜隐”(1321页)。
后燕昭文帝慕容熙年号。401—406年,凡6年。
见“释鲁”(2259页)。
即“鹿棋”(2104页)。
元代西藏地区名。因在西藏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故称。包括当时的乌思(卫或前藏)、藏(后藏)、纳里(阿里)等三地区。《元史》世祖本纪称“乌思藏纳里速古儿孙”。《永乐大典》作“乌思藏
蒙文学会创办的刊物。蒙文名《乌兰·巴日斯》。1926年,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组织文化团体“蒙文学会”,并创办刊物。为继承发扬蒙古民族的文化,取成吉思汗于“丙寅”年(1206)即蒙古国大汗位
元代诗人。字子中。回回人。居杭州。出身进士,曾任建安(今福建建瓯)经历,后升湖广行省(治鄂州,即今武昌)左丞。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于庆远路(今广西宜山县)创办义学,以教为任。工诗,多山
见“阿努达喇”(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