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招仙塔

招仙塔

又称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为丞相耶律仁先母出资于辽道宗咸雍七年(1071)捐建。塔顶石露盘上刻有“大辽国公尚父令公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及“咸雍七年八月工毕”等字样。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辽塔典型式样。高50余米。是塔以保存有佛祖释迦牟尼牙齿而著名。据赵朴初《护送佛牙赴缅记》考证:“根据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逝世后火化,留下四颗牙齿,其中一颗传入中国。”最先传到于阗,5世纪由法显带回建康(南齐都城,今南京),中经隋唐,至辽,辗转传到北京,“在十一世纪中奉安在北京西山的招仙塔内。”早年,在清理塔基时,发现收藏佛牙的石函,函内有一沉香木匣,上书“释迦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等字样。考查字迹,为北汉高僧善慧手笔。“天会”为北汉孝和帝刘承钧年号,天会七年为963年,早于建塔百余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将塔轰毁。佛牙为寺僧精心收藏于塔下灵光寺,1955年春,由中国佛教协会移至西四广济寺舍利阁内供奉,同年,缅甸佛教代表团迎取赴缅,奉八月送回。1959年,佛协按原式样在原塔附近重建新塔,塔成,佛牙藏内。现原塔塔基尚存。

猜你喜欢

  • 芬阿部

    见“芬问部”(1000页)。

  • 吐蕃兵制

    7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规划吐蕃兵制,将吐蕃分为5个军事行政单位:伍如、约如、叶如、如拉、苏毗如。其中伍如、约如在卫地;叶如及如拉在藏地,以上统称为“四如”;苏毗如系附属机构,在今藏北及工布一带,

  • 岗卓拉顿

    藏语音译,即力役租税。解放前藏族地区的徭役赋税。“岗卓”意为“力役”,指派遣人畜支应差徭;“拉顿”意为“租税”,指用实物、钱财缴纳捐税。归时藏区的徭役赋税,总分此二类。

  • 第拉卫

    见“替里卫”(2148页)。

  • 罗布桑巴尔丹

    1763—1819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五世。四世罗布桑雅拉姆彼尔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圆寂,经寻访被确认为转世灵童,迎入寺内坐床是为五世。五十八年(1793

  • 胡剌

    见“完颜文”(1143页)。

  • 屋利啜

    唐代西突厥贵族。又作屈利啜。乙毗射匮可汗重臣。贞观十五年(641),联合弩失毕部逐乙毗咄陆可汗,在唐朝支持下拥立乙毗射匮可汗为北庭可汗,辅佐治国,结好焉耆,为其弟聘娶焉耆王龙突骑支之女。焉耆王自恃有北

  • 角木脚等四寨

    明代藏族古部落名、地名。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理县境。正统六年(1441),四川杂谷安抚司土官舍人定日思伽,派喇嘛编出招致之,其族僧人八当僧结等入朝贡马。赐宴及彩币等物。自此,其族人常入朝。

  • 阿布都喇璊

    ?—1776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公品级噶岱默特长子。初隶准噶尔部。乾隆二十一年(1756),随父至伊犁投奔清军。二十五年(1760),受命入觐,授拜城阿奇木伯克,

  • 狐鹿姑单于

    ?—前85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且鞮侯单于长子。原为匈奴左贤王。武帝太始元年(前96),父死,弟左大将嗣,旋受弟禅让,得嗣位。以弟为左贤王,以待传位于弟,不数年,弟死,更立己子为左贤王。征和二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