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善
水族节日。水语“拜”,意为“祭祀”,“善”,乃“大菩萨”、“神”。相传水族始有7个祖公,水族分别是7个祖公的后裔,故定期向祖公致祭。拜祭时有7个善组织参加。善实为一人形岩石,以为神祖,拜之。12年或6年祭祀一次。12年祭者在水历龙年十月(农历六月)举行。6年祭者在子、午年举行。拜祭仪式由大公主持,选6位“坐善者”端坐在善石四周,6位水书先生念咒祈祷,让公鸡啼叫,以求下雨。一切祭物皆由7个祖公之家族分担。其俗盛行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
水族节日。水语“拜”,意为“祭祀”,“善”,乃“大菩萨”、“神”。相传水族始有7个祖公,水族分别是7个祖公的后裔,故定期向祖公致祭。拜祭时有7个善组织参加。善实为一人形岩石,以为神祖,拜之。12年或6年祭祀一次。12年祭者在水历龙年十月(农历六月)举行。6年祭者在子、午年举行。拜祭仪式由大公主持,选6位“坐善者”端坐在善石四周,6位水书先生念咒祈祷,让公鸡啼叫,以求下雨。一切祭物皆由7个祖公之家族分担。其俗盛行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
1592——1655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后金天命十年(1625)十月,与阿拜、塔拜征东海呼尔哈部。十一年,奉命掌正黄旗。天聪四年(1630)三月,从贝勒阿敏驻永平。明军
?—1226金末投蒙将领。契丹族。为辽都统耶律丑哥子。金代为都统。成吉思汗九年(1214),见金势已去,与子天祐率3万众投蒙,入蒙后授帅府监军,领兵攻平棘、栾城、元氏、柏乡、赞皇、临城等地。十六年(1
傣语音译,意为“地方”、“坝子”。一般指傣族居住的河谷平坝。往往一个坝子就是一个勐。云南西双版纳共有30多个勐,旧时设大小土司,傣族称之为“召勐”(一方之主),其建制大者相当于区,小者相当于乡。曾是西
即“白山部”(597页)。
1816—1861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47任堪布。藏族。道光元年(1821),被迎至拉卜楞寺坐床,由贡塘·嘉贝样授沙弥戒。八年(1828),入经院。20岁从嘉木样受具足戒。次年参加立宗辩论。十九年(18
明万历年间布依族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阿伦”(1192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永乐四年(1406)二月设。《满洲源流考》作喀本河所,并说清代喀本河在呼伦布裕尔(今海拉尔市)北340里。
蒙古语音译。又作札萨固勒,意为“政治、法令之执行者”,即民政官。一说含有“巡检”之意。在准噶尔,系协助宰桑管理鄂拓克民政、司法的官员。
苗族古歌。流行于云南东北部及贵州威宁等地区。歌颂住在刀窝召(意为碎石山)的猎神居诗老如何驱逐毒蛇猛兽、砍伐森林、烧地拓荒及打猎、育兽的事迹。相传这位猎神教人们住在树上,放火烧地3个月,烟雾弥漫山谷,把
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三年(583)在此设置榆林关。七年(587)又置榆林县。二十年(600)改为胜州,故城原为汉代云中郡沙南县城,隋朝在此城遗址的基础上筑胜州新城,城呈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