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挡梁子

挡梁子

一种古老的捕鱼方法。亦作“挡亮子”。流行于我国许多地区,居今黑龙江省、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区的赫哲、鄂伦春等族也用此法捕鱼。两族的用料及挡法不仅与其他民族有差异,彼此也不尽相同。鄂伦春族根据春天冰雪融化时鱼从大河逆水上游到小河产籽,秋天雨多水大鱼顺流下游到大河过冬的规律,在春秋两季进行。一般选择小河狭窄与水浅处,拦河用柳条编的笆筑起一道坝,篱笆固定在打下的一排木桩上,在坝端或两块笆接头处留一小口,置一簸箕形柳条筐。挡好后,早晚去看一次,将进入筐内的鱼捞回。皆由※乌力楞男女集体进行,鱼在“乌力楞”内平均分配。赫哲族在20世纪初前后才采用此法捕鱼,一般合伙进行,鱼由参加者平均分配。有挡草芽子水亮子和伏水亮子之分,皆用柳条编的箔(即荆笆),然亮子大小和捞鱼的方法不一。前者挡在小河中,当水涨到三四尺深时进行,用拉网将鱼捕起。后者主要在夏季进行,被拦在亮子里的鱼群不马上打捞,让其长两个多月,至小雪时才捕取。这种亮子的箔,每块长3丈多,高1丈多;挡时,先在河中隔8尺至1丈立一木桩,将箔沉到水底绑扎其上。挡好后留人看守,或隔三四天去查看一次,如发现鱼群“闹箔”,用木棒击水将其赶走,不到时候不捕。

猜你喜欢

  • 四月大会

    裕固族宗教节日。俗称过会。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旧时夏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举行。届时寺院僧人闭斋两天,闭斋期间,禁闲谈、忌食荤菜、辣椒、葱蒜,只喝些酥油茶;喝茶时须先漱口。开斋之日,人们聚集寺院,

  • 弗思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富色克摩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治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万历四十年(1612),还曾来朝进贡。

  • 忽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呼勒河卫,并说清代有呼勒河在长白山西南,源出分水岭,入佟嘉江(今浑江)。

  • 掷相

    朝鲜族民间娱乐游戏之一。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相传始于朝鲜三国时期,多在农历正月进行。游戏时,人分几组,玩具备三样,即棋盘、4个棋子和柶子。柶子,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赤荆二条,剖作四只,名

  • 楚里

    原为※奚族部族名。又作楚里迪、锄骨里。为奚5部之一。据《辽史》,奚于太祖五年(911)为契丹征服,入辽后,是部仍沿此称。至辽圣宗时(982—1031),为34部之一,居潭州(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

  • 弜头虎子

    古族名。晋代对※板楯蛮的一种称呼。据《华阳国志》云:“汉兴,亦从高祖定秦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弜为事,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曰板楯蛮,今所谓弜头虎子者也”。因其用弓弩射虎而得名。

  • 骆驼泉

    有关撒拉族起源的民间传说。流行于青海循化等地。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其主要内容为:相传撒拉族始祖尕勒莽和阿合莽率族人自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东迁至青海循化境内。一天傍晚,当正要扎营休息时,忽然发现走失了骆驼

  • 论莽热

    吐蕃将领。全称论莽热没笼乞悉蓖。赞普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时,官至内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兵马群牧大使,掌管青海、鄯州、河州、凉州及瓜州五个节度地区的军政事务,驻河州(治今临夏),称大节度衙。同

  • 译长

    汉西域诸国官名。位在王、侯、将、都尉、君之下。主司传译与奉使。一国中少则1人,多则4人。又,汉黄门中亦设有此官。

  • 大虫江

    见“佟佳江”(10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