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叙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初任佐领。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二等侍卫特授翰林院侍读。三十六年,充日讲起居注官。三十九年(1700),迁侍讲学士。四十一年,擢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四十二年,充经筵讲官。四十七年(1708),迁工部右侍郎。因结阿灵阿等议举八阿哥允禩为皇太子事,受康熙帝诘责。五十年(1711),转工部右侍郎。次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卒,谥文端。雍正二年(1724),以死前推举允禩为皇太子事,命改碑文,刻“不忠不孝”等字以彰其罪。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初任佐领。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二等侍卫特授翰林院侍读。三十六年,充日讲起居注官。三十九年(1700),迁侍讲学士。四十一年,擢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四十二年,充经筵讲官。四十七年(1708),迁工部右侍郎。因结阿灵阿等议举八阿哥允禩为皇太子事,受康熙帝诘责。五十年(1711),转工部右侍郎。次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卒,谥文端。雍正二年(1724),以死前推举允禩为皇太子事,命改碑文,刻“不忠不孝”等字以彰其罪。
辽代部族名。一说其部名为“婆离八”;另说“婆离”即“颇里”,所统八部。辽兴宗重熙十七年(1048),首领虎带领部众附辽,成为辽属国(一记成辽部族)之一。辽北面属国官中置
见“元俟折部”(239页)。
?—953辽宗室。又作阿敦。字猥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为契丹开国初“诸弟之乱”参与者。时见长兄阿保机废止世选称帝,大权总揽,心中不服,与兄剌葛、迭剌、寅底石等联合,于太祖五年(911)至七年(9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1869—1909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五世。光绪三年(1877),在北京雍和宫经金瓶掣签选定为阿嘉四世转世灵童,是为五世。七年(1881),进京。九年(1883),简放副札萨
见“乾陀罗”(1982页)。
参见“高皇歌”(1915页)。
蒙古语音译。意为“站丁”。清代对在蒙古地区驿站服役者的称谓。依清理藩院指令,各盟旗分派阿拉特(意为“平民”)牧户承担某一驿站劳役。不仅无偿承担驿站劳役,还要供给往来官员的食宿。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作“优台丞”。南北朝前诸史《高句骊传》皆载,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中的第六等级,位在※“主薄”之下,※“使者”之上。《北史》以后诸史所记十二等级“大官”中,无此官
见“刘渊”(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