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云般若
唐代佛教译经师。又称提云陀若那。原籍于阗。学贯大小乘经教。武则天永昌元年(689)致长安(今陕西西安)。住于魏国东寺,先后译出《华严经》分品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经。
唐代佛教译经师。又称提云陀若那。原籍于阗。学贯大小乘经教。武则天永昌元年(689)致长安(今陕西西安)。住于魏国东寺,先后译出《华严经》分品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经。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自称附体神灵是娘娘神。无氏族限制,有的氏族可能同时有两个,有的氏族则无。多由妇女为之,男人很少。小孩患天花或生病时
唐代地方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首领咩罗皮,居石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凤仪镇西),被南诏(蒙舍诏)击败。另一首领时傍迁居摔川(今洱源县东南),招得上浪人数干户,势力稍盛,又为南诏第五世王阁罗凤所猜忌,遂移治
见“兀慎”(107页)。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双江佤族地区对借贷的称谓。解放前当地佤族已进入封建社会,借贷相当普遍,以借实物为主,也有借货币的,有的借货币也折实物归还,年利率一般为100%,也有高达200—300%的,有些村寨还
辽代官制。又称北面部族官。为管理部族事务的官称,属北面官列。辽自太宗得燕云16州,境辖汉族突增,为适应需要,对境内各族采用“因俗而治”之策。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国官制,分
在松赞干布以前,吐蕃已有官的名称和职务,藏语称“论”,意似汉语“臣”。及其即位后,为适应吐蕃王朝的体制及统治的需要,对吐蕃官制作出统一规定。其官制分军政两种。军事官制有“四如”或“五如”(“如”即“翼
古代契丹、蒙古等族的占卜法之一。琵琶,指牲畜或兽类的肩胛骨。即以烧胛骨占吉凶,类似古之龟卜。契丹人以羊骨灼占,谓之羊卜。蒙古人沿袭之。每遇大事如出兵、进退、择将、遣使及生死等,必占卜之。《黑鞑事略》:
见“蔑儿乞”(2442页)。
见“桓都县”。
明代互市术语。指官方马市开市前,由明朝主持互市官员按规定的购马数额筹备马价银,部分用以支付马价,部分用于事先购买粮食、布帛、锅釜等物资,备以交换马匹。抚赏银不在其中。市本来源主要由兵部库贮马价银拨发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