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舞
土家族传统舞蹈。以摆动双手跳舞得名。是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每月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间举行。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前者合数村寨联合举行,后者各村寨单独举办。舞蹈时,由一人敲打锣鼓,领舞者按节拍,率众人绕击鼓者围一圆圈,双手摆动,翩翩起舞。将象征人类起源、民族来源、迁徙,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狩猎、捕鱼、种地等生产劳动、军事行动、娱乐等70多种动作连在一起,构成丰富多彩、粗犷豪放、刚健有力的舞姿。今贵州铜仁地区仅存“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动作。
土家族传统舞蹈。以摆动双手跳舞得名。是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每月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间举行。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前者合数村寨联合举行,后者各村寨单独举办。舞蹈时,由一人敲打锣鼓,领舞者按节拍,率众人绕击鼓者围一圆圈,双手摆动,翩翩起舞。将象征人类起源、民族来源、迁徙,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狩猎、捕鱼、种地等生产劳动、军事行动、娱乐等70多种动作连在一起,构成丰富多彩、粗犷豪放、刚健有力的舞姿。今贵州铜仁地区仅存“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动作。
1163—1258蒙古国将领。又译吾也儿、乌也儿、乌野儿等。散只兀氏。图鲁华察子。以武勇著称,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元太祖六年(1211),从征金,次年与哲别克东京(今辽宁辽阳)。十年,充先锋,
1606—1658清初将领。别名盛年。汉军镶黄旗人。原籍满洲,姓佟佳氏。初袭父佟养正游击世职。天聪五年(1631),从太宗征大凌河立功,加世职为二等参将。崇德三年(1638),授兵部右参政。五年,从睿
见“先锋社”(790页)。
明代建置名。明初立军卫法,京师及各地均设卫所。划数府为一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凡驻军5600人者称卫,1120人称千户所,112人称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一总旗辖50人),小旗辖10人。军士
见“门款”(135页)。
见“兀勒阿卫”(111页)。
女真语音译,“山”之意。女真人发祥地多山,故常有以“阿邻”为名者,如金太祖孙完颜爽,“本名阿邻”;太宗子完颜宗懿,“本名阿邻”等。
古州名。唐贞观十六年(642),以夜郎开山洞置。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天宝元年(742),改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珍州。元和三年(808),复置,旋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移
见“忽都虎”(1489页)。
见“宽阇”(19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