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斛律

斛律

?—414或416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缊纥提第三子,※社仑弟。北魏登国六年(391),柔然诸部被北魏攻破,与兄弟诘归之、社仑、曷多汗一同被俘。不久,父亦兵败跋那山(在今包头西),归降北魏。父子及部众同被迁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部众被分配与北魏诸部。九年(394),与社仑、曷多汗弃父反魏西走,遭魏将长孙肥追击,曷多汗被斩于跋那山,部众多被歼。与社仑仅率数百人遁入漠北投伯父匹候跋。奉命居留南部,并受匹候跋4子监视。双方互相猜忌,与社仑以计袭杀匹候跋。因惧北魏征讨,远避大漠之北,助社仑兼并高车诸部,改革军政,建柔然汗国。北魏永兴二年(410),柔然遭北魏袭击,可汗社仑败死。因社仑子度拔年少,被众人立为可汗,称“蔼苦盖可汗”(意为姿质美好之王)。北并贺术也骨国,东破譬历辰部。三年,与北燕主冯跋和亲结盟,共抗北魏,献马3千匹,娶冯跋女乐浪公主为妻。正拟以女妻冯跋时,兄诘归之子步鹿真趁机挑起柔然内讧。步鹿真与大臣树黎共谋,夺取汗位。与妻、女等同被逐往北燕王庭和龙(今辽宁朝阳县),被冯跋封为上谷侯,女纳为昭仪。同时上书冯跋,请派兵护送还国复位。冯跋遣单于前辅万陵(《通志》作万浚)率300骑护送。途中,因道远劳苦,被万陵杀死于黑山(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北)。卒年《魏书》等作神瑞元年(414),《十六国春秋辑补》则作北燕太平八年(416)。

猜你喜欢

  • 睡泥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境。首领岸逋,副首领你乜逋。宋至道元年(995)七月,党项拓跋部首领李继迁因其不附己,遣兵掠其族帐700余,岸逋兵溃奔萧关(今宁夏固原南),你乜逋遣子诣灵州向宋朝求

  • 公廨

    又称“社寮”。明清时台湾高山族村社的政治和宗教活动中心。类似内地之村公所。“番社”土官、土目、通事常在此议事和裁决社内各种纠纷,遇有重要事务,则传集社众在此商议,故《东番记》载:“议事必于公廨”。村社

  • 尔朱天光

    496—532北魏末年将领。北秀容(今山西朔县西北)契胡(羯胡)。其先居于尔朱川,以地名为氏。尔朱荣从祖兄子(远侄)。勇武善弓马,获荣厚爱,常预策谋军戎要事。孝昌(525—527)末,为都将,总统肆州

  • ?头

    元朝大臣。又译歪头。蒙古许兀慎氏。太师月赤察儿第三子。自6岁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武宗)。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海山出镇西北,抚军康孩山(今杭爱山)。十一年,海山即位后,奉命侍汗弟皇太子爱育黎拔力

  • 伯彦讷谟祜

    ? —1891清代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僧格林沁长子。同治四年(1865),袭亲王爵和旗札萨克职。先后任御前大臣、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崇文门监督等要职。在京供

  • 和林至阿力麻里驿道

    元代从和林通往察哈台封地的正式驿道。早在成吉思汗时代(1206—1227),从岭北至西域就已有临时性驿路,全真道教首领丘处机于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赴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谒见成吉思汗及十八年东返燕

  • 日火木吉

    即“安登俊”(910页)。

  • 元代汉语白话

    又作元代汉语、元代白话。元代部分汉文文献中一种表达当时汉语白话的特殊体裁。元代敕旨文告等传世的汉文文献直译自蒙古文文献,而此类蒙古文文献又多有以蒙古语转译自汉文辞句者,故在语音、词汇、语法构成方面形成

  • 肃顺

    1816—1861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豫亭。郑亲王乌尔恭阿第6子。道光间,官将军、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咸丰间,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尚书、大学士等职。为咸丰帝权臣。太平天国起

  • 正净

    西夏职官下品封号。西夏语音“正腮”。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文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国柱”称号。下有长艳、闻正、缘集、福合、德称、智观、养孝、善式、才盛、意教、覆全等11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