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疆置省

新疆置省

清代末年统治新疆政策的重大变革。新疆古称西域。自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以来,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设官置治,进行有效管辖。清代,清朝统治阶级为分化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在统一全疆地区后,便依其归附先后、对中央王朝的忠顺程度,建立以军府制为主体的多元化体制:在伊犁设立将军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哈密、吐鲁番建旗设札萨克;在南疆实行伯克制;在汉、回集中的东部地区推行州县制。政治体制不一,给管理带来了混乱。随着清王朝的日渐腐败,其固有弊端也日益彰著。将军府既无专设治民长官,又无统一政令,各级王公、伯克往往打着朝廷旗号自行其是,致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剧,和卓后裔叛乱接连不断,浩罕和沙俄侵略势力乘虚入侵,霸占伊犁和南疆。鉴于内忧外患严重威胁,以魏源和龚自珍为首部分知识分子,遂力主在新疆设行省,建州县。光绪四年(1878),阿古柏反动势力被逐出南疆后,左宗棠和刘锦棠复力创议建省。光绪十年(1884),清廷发布建省上谕,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魏光焘为新疆布政使,是为设省之始。历经数年调整,制度始完善。全疆分为镇迪、阿克苏、喀什噶尔、伊塔4道。下辖6府、10厅、3州、23县。全省军政事务由巡抚统领。伊犁将军领满、索伦、锡伯、察哈尔、厄鲁特营和哈萨克、布鲁特(今柯尔克孜)等诸部,兼办中俄交涉,节制伊塔事务。辛亥革命后,因伊犁将军为都督取代,伊塔事务归都督管辖。1919年,阿尔泰划归新疆,新疆辖境正式确定。省制之建立,既使新疆与内地各省行政制度趋归划一,也促进了新疆与内地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废除原有的王公、伯克制度提供了条件。

猜你喜欢

  • 筚篥

    即“觱篥”(2547页)。

  • 本义必用经

    蒙文史籍。音译《楚哈勒·赫热格勒格奇》。呼和浩特喇嘛学者锡埒图·固什·却日吉著。约成书于1587—1620年间。内容可分为四部分:(1)佛陀生平及其学说,佛教学说史,佛教各支各派及其共同点。(2)宇宙

  • 纳勒

    傣语音译,意为“剩余的田”。系指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村社按户平均分配后余下土地,其中也包括离寨的社员交回的份地。多租给寨内劳力较强的单户耕种,也有租给外寨人耕种的,由村社负责收租,租金用于村寨公

  • 成德

    ①(?—1799)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氏。初以健锐营前锋从征准噶尔、叶尔羌有功。后随明瑞、阿里衮、傅恒征缅甸,战于旧小蒲坡等地。又从温福征小金川,战于斯当安等地,屡获胜,迁四川川北镇总兵。

  • 段护辽

    即“段辽”(1693页)。

  • 括地

    金代拘括被非法侵占的官地和无主地以授所迁猛安谋克户或令民请射而官得其租的措施。正隆元年(1156),遣纥石烈娄室等分行大兴府、山东、真定府,拘括系官或荒闲牧地及官民占射逃绝户地,戍兵占佃宫籍监、外路官

  • 乘象国

    见“滇越”(2401页)。

  • 步离可汗

    南北朝时期突厥汗族。阿史那氏。※佗钵可汗侄,※褥但可汗子。北周建德元年(572),佗钵可汗继位初,为稳定内部局势,避免纷争,封其为步离可汗,统领汗国西部地区。后事迹不详。

  • 萨尔布卫

    见“岁班卫”(777页)。

  • 南诏源流纪要

    书名。明蒋彬撰。1卷。成书于嘉靖十一年(1532)。云南省图书馆藏有传抄本。内容记载从远古传说到明兵入滇时期,南诏国王乌蛮蒙氏、大理国王白族段氏的主要事迹,材料多来源于《白古通记》(白文)。保存原书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