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可汗
契丹最高首领称号。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孙万荣不堪武周官员凌辱,举兵反武周,拥兵数万,据营州(今辽宁朝阳),自称“无上可汗”。翌年,武则天以20万大军讨平之。契丹首领称可汗自此始。
契丹最高首领称号。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孙万荣不堪武周官员凌辱,举兵反武周,拥兵数万,据营州(今辽宁朝阳),自称“无上可汗”。翌年,武则天以20万大军讨平之。契丹首领称可汗自此始。
673—728唐代南诏第三世王。乌蛮,姓蒙氏。又作慎乐皮、诚乐魁。兴宗王逻盛之子。睿宗太极元年(712),父卒,嗣位。开元元年(713),唐授其为特进,封台登郡王。设官征商税。二年,遣清平官张建成入朝
参见“雅江”(2195页)。
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世居翁牛特地方。原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六年(1632),察哈尔林丹汗兵败,遂率700人来归,以多尔机达苏喇海等百余人复叛,率众围之,与之偕至,受太宗嘉奖,特授二等
书名。也称《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史略恒河之流》,蒙文蒙古编年史。清内蒙古乌珠穆沁旗衮布札布撰。雍正三年(1725)成书。1909—1910年间,俄国扎姆察拉诺从内蒙古阿巴嘎旗获完整的手抄本后,藏于圣彼得堡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辽置十二宫,其中三宫设有闸撒。虎里狘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
西藏珞巴族对来自异氏族定居户的称谓。亦作纽磅、纽巴,珞巴语音译,意为“无地人”、“他氏族人”。须得到住地氏族或村寨首领同意后方能定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经营绝嗣和外迁户的土地,或借蓄奴
见“破六韩孔雀”(1847页)。
土族地区名胜。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十字街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飞檐斗拱,共三层,高约4—5丈,4根粗大内顶天柱和12根外柱分三层支撑整个楼亭,高大雄伟,雕刻精致,绘画优美,光彩夺目
隋时突厥汗族。阿史那氏。为地区小可汗。隋开皇三年(583),与阿波可汗同随沙钵略可汗拒战隋军,兵败。素睦于阿波,为沙钵略所忌,发兵击之,败后亡奔达头可汗玷厥。
?—1660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世居翁牛特地方。原系蒙古察哈尔汗之宰桑。天聪八年(1634)八月,察哈尔林丹汗败亡后,与噶尔马等率6千人来归,授一等梅勒章京世职。崇德六年(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