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昔里钤部

昔里钤部

1191—1259

蒙古国将领。一作昔里甘卜。唐兀人。本名李益立山。河西沙州(今甘肃敦煌)人。答儿沙之子,初仕西夏,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率部降蒙古,次年,受成吉思汗命与忽都铁穆儿招谕沙州,以救首帅功,受嘉奖。又进围肃州(今甘肃酒泉),守城者为其兄,太祖令屠城,乃求亲族免死者106户。太宗七年(1235),随宗王拔都西征,攻拔阿速都城灭怯思城,赐名拔都(勇士)。次年,以功授千户,升断事官。定宗元年(1246),进大名路(今河北大名)达鲁花赤(镇守官)。宪宗时(1251—1259),出监大名,前后14年,号令明肃,豪右屏息。宪宗九年(1259),随忽必烈(世祖)征南宋,受命供给军饷。以病归里,卒于家。谥贞献。

猜你喜欢

  • 斡端

    见“于阗”(58页)。

  • 苴那时

    唐代嶲州东蛮两林部首领。又作苴乌星。辖地在勿邓部之南70里,丰琶部之北,占有今四川越西县普雄地区及美姑县北部,与勿邓、丰琶合称东蛮三部。下辖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地虽狭,势力最强,被三部推为长

  • 蒙古风俗鉴

    蒙文书名。蒙古族学者罗布桑却丹撰。1918年成书。全书1套,分60章,约20万字。为百科全书性的民俗学著作。较详细地记述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及其沿革演变,涉及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

  • 阿的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济纳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有阿济纳河,在盛京将军所辖境内,与恰库站扎穆峪相近。

  • 斡脱忽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鄂托克齐”。《元史语解》释为“司部属人”。“鄂托克”为蒙古的一种社会经济单位,由地域接近又有近亲关系的各家族组成,“赤”为“司事人”,即掌管本部民众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

  • 木末城

    南北朝时期柔然建立的古城。柔然可汗丑奴(508—520年在位)时所建,为柔然建立城郭之始。柔然为游牧民族,随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北魏熙平元年(516),丑奴西征,大破高车,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

  • 阿里眉

    见“奥里米”(2252页)。

  • 桑耶寺

    寺庙名。又称桑鸢寺、桑伊寺,全称“吉祥红岩无边不变天成寺”。公元779年赞普赤松德赞建。地处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原寺屡遭破坏,今寺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重建。藏史载,此寺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形制

  • 韦志正

    即“韦昌辉”(246页)。

  • 奇三

    亦作齐三。达斡尔人。※布特哈八旗衙门副总管。以黑龙江将军舒亮、副都统安庆屡克扣布特哈官兵俸饷钱粮,以贱价逼买欲上贡的貂皮,每逢五月楚勒罕(集市)大会之时逼勒供亿羊酒诸物,加之当事者贪求无厌,布特哈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