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更庆寺

更庆寺

萨迦派(花教)寺庙。意为“大寺庙”。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欧普隆沟。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十二代土司却吉登巴才仁所建,为康区最大寺。兴盛时有僧众600—700人,土司兼寺主,实行政教合一,为德格土司家庙,是“”地区花教之主寺。由德格土司委任更本任该寺主持,寺内设堪布、格西、铁棒喇嘛等,组成决策机关“班鸠”。辖有龚垭、呷能、银南、汪布顶、门扎、柯鹿洞、江达燃灯等分寺及一座康区最大印经院—德格更庆寺印一院,藏区所谓德格版大藏经及梵箧本藏籍即出於此院,驰名中外。并占有大量土地、牲畜,可随意征用乌拉,对群众进行残酷的剥削,放有“万年债”、“空头债”,设专管高利贷管家,进行敲诈勒索。

猜你喜欢

  • 恩库特

    见“恩古特”(1869页)。

  • 巴林摔跤手

    蒙古族民间有名故事。作者及创作时间均不详。当是蒙古族民间集体创作。故事叙述巴林旗有一位摔跤手,自幼喜爱摔跤,及长在旗敖包会上摔跤获头奖,力大无穷,远近闻名,被誉为“巴林摔跤手”。适逢乌珠穆沁王五十寿辰

  • 戈大

    藏语音译,俗称“拴头”。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对依附于大部落的一些小部落的称谓。是时当地部落纠纷频繁,一些弱小部落为求得自身安全,一般被迫投靠大部落为附庸,受大部落头人的节制,大部落有保护他们的义务,但

  • 引者

    古代蒙古贵族女子的陪嫁者。又称媵哲(ying映一)、尹吉、引者思。蒙古语音译,汉译为“陪送”、“从嫁”。指古代蒙古社会中那颜贵族阶级作为嫁妆随女出嫁夫家之奴仆。《南村辍耕录》卷十七《奴婢》条载:奴婢“

  • 完颜素兰

    ?—1230金大臣。一名翼,字伯扬。女真族。完颜氏。至宁元年(1213)策论进士。累迁应奉翰林文字,权监察御史。翌年,金宣宗迁都南京(今开封),继召留守中都(今北京)的太子守忠亦赴南京,他力谏留太子共

  • 马义

    1412—1481明代将领。河南新野人。回族。字明道,行伍出身。正统六年(1441)起,从征云南麓川、孟养及福建、湖广等处,累立战功,官至指挥佥事。天顺八年(1464),从征两广有功,晋安庆卫指挥同知

  • 寨使

    金代※猛安谋克部村寨的管理者。50户以上的村寨设寨使1人,掌纠察户口,催督赋役,劝课农桑,禁察非违,巡警盗贼。

  • 盖平县

    清地名。康熙三年(1664)置。位于奉天府西南,治今辽宁盖县。境域东西112里,南北145里。东至凤城,西滨辽东湾,南临复州,北界海城。汉属辽东郡。魏属平州。晋、隋为高句丽地。唐置盖州。辽为奉国军。金

  • 乞里吉思至外剌站道

    元代驿路名。至元二十八年(1291)九月二十日,令中书省定拟乞里吉思至外剌站道为六站。即:一、乞里吉思站,又作吉利吉思站,地在谦河流域(今叶尼塞河上游);二、帖烈因秃站;三、四、兀儿速即乌斯部,地在吉

  • 薛禅

    蒙古语音译,意为“聪明”、“贤者”。又译彻辰、车臣。“薛禅者,聪明之谓也”(《元史·畏答儿传》),“犹华言大贤也”(《元史·乃燕传》)。蒙古贵族常以其为尊号,或赏赐有功之将臣。成吉思汗高祖屯必乃、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