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朗生

朗生

藏语音译,又作囊生。意“家中饲养的”,通常译作“家奴”。旧时西藏属民中的一个等级的称谓。其中绝大多数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自营的经济,衣食靠主人供给,得世代在主人家中或庄园内从事各种劳役,主人可将他们任意赠送他人,如逃走被主人捉回,常被鞭笞致伤、致死。对主人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农奴更严酷。故西藏民主改革中,把这部分人划为奴隶。他们约占当时西藏总人口的5%。同时,也有少数朗生,在民主改革前成为农奴主的贴身侍从、管家乃至政府官员,民主改革时即被酌情划为其他阶级或阶层。

猜你喜欢

  • 迴遮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察儿哥朵四,华言迴遮也。”藏语译为“迴遮”,举行法事时施食求延命息灾。

  • 乃蛮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乃满、奈曼、耐满等,《辽史》称粘八葛、《金史》作粘拔恩。属突厥语族。原居乞儿吉思地区,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与杭爱山之间,西抵额尔齐斯河,北邻乞儿吉思,东接克烈部,南隔沙漠与畏

  • 高平川

    河流名。又名苦水、葫芦川。即今宁夏黄河支流清水河。西晋泰始年间(265—274),鲜卑鹿结部率众7万余落屯于此流域。后乞伏鲜卑祐邻击败鹿结部据其地。东晋义熙三年(407),夏国赫连勃勃大猎于此。

  • 乌墩

    满语音译,意为“途上中食之处”,也译为“尖营”。清代两行宫(行营)之间所设的“打尖”之处。此行营至彼行营常70—80里,必半日方到,故其间例设一尖营,供止饥休息,满语谓之“乌墩”。乾隆(1736—17

  • 德福

    ?—1769清代将领。蒙古正蓝旗人。姓巴鲁特氏。乾隆十三年(1748),由前锋派往金川军营。十四年撤回,授前锋校。二十年(1755),随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二十三年(1758),随将军兆惠征小和

  • 横相乙儿

    元代地名。在今新疆青河县南。1248年,蒙古大汗贵由(定宗)西巡至此,病卒。

  • 剪发

    古越人及其后裔壮侗语族诸民族的传统发饰。亦名断发、剃发。据史载,一为成年男子的发饰,即将头发的周围剪短,将中间的长发挽为高髻,置于头顶;二为未婚姑娘的发饰,即将前额的头发剪短,让其下垂至眉间,称“刘海

  • 答刺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二月,与哥吉河等4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塔拉河卫,并说塔拉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

  • 上邽氐羌起义

    北魏太平真君年间爆发的反魏斗争。太平真君七年(446),秦、益二州汉、氐、羌、匈奴等族人民为反对北魏暴政,在金城边冏、天水梁会率领下,聚集万余户于上邽(治今甘肃天水)东城、南城举兵反魏,攻逼二州刺史封

  • 邵晋涵

    1743—1796清代学者,历史编纂学家。浙江余姚人,字与桐、二云,号南江。乾隆进士。深通训诂,尤长于史学。历充国史馆、四库馆、三通馆纂修官,国史馆提调、翰林院侍讲学士兼文渊阁直阁事等官,参与及负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