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札萨克

札萨克

官名。亦作扎萨克。蒙古语音译,源出“扎撒”(法令)一词,意为“执掌政令者”、“尊长”。清代外藩蒙古各旗旗长的称呼,也是旗的封建领主。由清政府从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下设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僚属协理旗务。平时管理旗内行玫、司法、税收、任用旗属官吏、调整牧场等,战时动员和统率本旗兵丁参战。世袭。虽为封建领主,但只能履行清廷委付的职责,无权擅自处理、处置和分割其领地。重大军政事宜的最高裁决权属理藩院,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清所在地区将军、都统会办。定期参加会盟,届时授受中央大员检阅和点验本旗民丁,会同盟长审理重大司法案件。

猜你喜欢

  • 弘义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作“算斡鲁朵”(“算”意为“腹心”,“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置宫卫。宫卫制为契丹特殊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

  • 令居塞

    古地名。在今甘肃兰州北永登县小咸水东岸。有误以为在永登城西北,或说即大通河东岸之连城。《汉书·地理志》:“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涧水即今永登县庄浪河东之小咸水,“涧”、“咸”同音

  • 库礼

    ?—1650清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崇德五年(1640),随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明,围锦州,因功授骑都尉世职。七年,擢户部参政。顺治元年(1644),任户部侍郎。二年,以随军进关攻

  • 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官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土司是元代以来封建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对其土著首领授与世袭官职,使其仍按传统旧俗管理原辖区及百姓,通过他们对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的特殊地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喀鲁哈河,东至布尔胡库克阿萨克图,西接额尔得尼陀罗海,南至得尔素图多奎,北抵巴颜额尔克图。有佐领3。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从弟巴朗率属来归

  • 拥戈

    云南西双版纳和澜沧等地哈尼族居屋称谓。类似※“干栏”,但较之简陋。竹木结构,以茅草或木板盖顶,上下两层。楼下用于饲养牲畜,存放薪柴,安置脚碓,楼上住人。宽敞,但通风、照明欠佳。一屋隔为两间,男女分住,

  • 阔尔斯

    哈萨克族婚俗歌曲。又译“科而斯”。意谓“哭别歌”。一般是在伴娘偕新娘与亲人告别时唱。歌词大意是:门前的小山坡啊,牛羊离不开你,可爱的故乡,亲爱的人们,我怎能忘记你们的情义。门前的柳树林啊,我常在你的绿

  • 刀干孟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麓川首领思伦法于定边之役失败后,归顺明朝。他趁机举兵攻思伦法,陷宣慰司,继攻腾冲,迫伦法走昆明、南京陈诉。明太祖命西平侯沐春统云南、四川诸卫兵讨之。

  • 丹阐

    满语音译,意为“母家”。清代后族之称。旗制三皇太后、皇后之母族在下五旗者,皆※抬旗(指有功旗员抬高旗籍之制),入上三旗;在上三旗者,则受殊遇。《清宫词》:“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

  • 诺落素伯商队

    清代准噶尔部派至肃州互市的商队。乾隆十五年(1750),准噶尔部长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为发展与中原地区贸易,派遣宰桑诺落(洛)素伯率领商队至肃州参加定期互市。全队301人,中有准噶尔104人,维吾尔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