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朱德海

朱德海

1911—1972

朝鲜族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名吴基涉,曾用吴永一、金道训、吴东元等别名。原籍朝鲜会宁郡八乙面,祖父于1905迁居俄国东双城子道别河村,1920年随家转徙至今吉林省延吉县智新乡胜利村。年幼丧父,家贫,少年时即参加劳动。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黑龙江省宁安县南湖头区委书记、密山县西大林子党支部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二团党支部书记。其间,他在牲丹江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36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38年夏毕业,次年回国赴延安,先后担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八团特务连、供给处指导员。1943年参与筹建延安革命军政学校,任总务处长。为筹集办校资金,创办了砖厂与糖厂,糖厂在延安只此一家,一时闻名遐迩。1945年8月,军政学校奉命开赴东北,与另16名同志抵哈尔滨后,着手义勇军第三支队筹建工作,任支队政委。1947年4月支队改编为松江军区八团,仍任政委。1948年初,八团参加解放长春,四月调任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处处长。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侯补委员;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第一届政协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延边专员公署专员、地委书记、自治州州长、州委第一书记、州政协主席、延边军分区第一政委、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四人帮”迫害,于1972年7月含恨逝世。

猜你喜欢

  • 尖蒙靴

    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牧民冬季穿的高靿靴。靴筒高尺许,筒口呈马蹄形,靴底为密线缝制的“千层底”,靴面为牛皮,靴尖上翘2寸左右,以便于伸进马镫,沙地行走不带沙土。靴筒便于骑马和趟草地。这是牧民多年实际生活中

  • 南苏水

    古水名。初见于《汉书·地理志》,在高句骊县境内。所指历来众说不一:或说为赫尔苏河(亦称外辽河,即今东辽河);一说是辉发河及其流入后之松花江;有说为辉发河支流柳河;亦有说在辽宁金县境内,今通说为辽宁新宾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前右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子班珠尔率众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固山贝子,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

  • 铁山僚

    僚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梁州铁山(陕西勉县)一带。以居地为族称。北周保定二年(562),合族举兵,抄断汉江上游,截断驿道。隆州总管陆腾等讨之,乘僚人无备,连拔3城,其族首领被杀,3000余人被俘,余

  • 兜

    见“仡兜苗”(572页)。

  • 卢不姑

    见“耶律鲁不古”(1328页)。

  • 柘枝舞

    古代少数民族舞蹈。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曾在唐代长安盛行,有专业艺人称“柘枝伎”。该舞初为女子独舞,舞姿妩媚、健美,以鼓等伴奏。后发展为双人舞和人数众多的队舞,称“双柘枝”和“柘枝队舞”。

  • 马麟

    1873—1945近代西北军阀。字勋臣。甘肃临夏癿藏人。回族。马海宴之次子。降清后,任西军哨官。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赴京抗击八国联军,辛丑和议后,随西军回师西北,驻巴燕戎格厅孔巴镇,升为旗官。辛

  • 托克托玛木特

    ?—1728清代新疆吐鲁番封建主。维吾尔族。初隶准噶尔部。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散秩大臣阿喇纳领兵赴辟展,偕众迎降。时阿济斯和卓拒降,走准噶尔,在策妄阿拉布坦授意下,胁吐鲁番众数千户徙喀喇沙尔。

  • 阿尔泰语系

    根据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由原始阿尔泰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批语言,包括3个语族: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一通古斯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原苏联、蒙古国、土尔其、伊朗、阿富汗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在3个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