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鲁不
见“萧朵鲁不”(2001页)。
见“萧朵鲁不”(2001页)。
见“九姓回纥”(36页)。
古州名。唐武德(618—626)初,唐王朝为管理粟末靺鞨乌素固部落,就其地(今吉林省农安县东)置此州,隶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载初二年(690),为处浮渝靺鞨,析慎州新置黎州,直隶营州都督。万岁
见“合撒儿”(835页)。
?—338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郁律长子。曾居于舅家贺兰部,受到蔼头等保护。东晋成帝咸和四年(329),从叔拓跋纥那被迫出居宇文部,遂为贺兰及诸部大人拥立。遣弟拓跋什翼犍率5千余户至襄国(今河北邢台市
古地名。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柯郡。唐贞观(627—649)中,改播州,治所在今遵义市。宋大观(1107—1110)中,置遵义军。嘉熙三年(1239),置播州安抚司。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为宣
见“乌古迺”(332页)。
旧时基诺族村社的长老之一。基诺族音译。被视为“寨母”,与另一名长老※“卓巴” (寨父)共同管理村社。
见“白霫”(596页)。
古族名。魏晋南北朝时对柯尔克孜族先民之称呼。又作结骨、契骨、护骨等。曾先后受鲜卑、高车、突厥等统治。有的学者认为※拓跋部时“七分国人”,以其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此纥骨氏,即是柯尔克孜族先民。※
西夏女兵名。党项羌妇女强悍好斗,常参预部族间的复仇。结仇者因力小不能复者,集邻族妇人,享以牛羊酒食,趋仇家纵火,焚其庐舍。夏俗敌女兵不祥,辄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