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璟
五代后唐宗室。原名从审。沙陀人(一说其先世本代北胡人,后随沙陀李氏征战,也称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子。摧坚陷阵,英勇善战。从庄宗李存勖征战黄河两岸,数有战功,为金枪指挥使。同光四年(926),父奉命率军征讨魏州赵在礼兵变,反与魏州士兵联合南下。他受庄宗命去劝说其父,行至卫州,为后唐将元行钦所执,将杀之,表示愿归洛阳。庄宗改其名为继璟,视为己子。后从庄宗至汴州(大梁,今开封),庄宗闻嗣源已渡黎阳,又欲遣其往北通问,行钦执异,寻杀之。及明宗即位,追赠太保。
五代后唐宗室。原名从审。沙陀人(一说其先世本代北胡人,后随沙陀李氏征战,也称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子。摧坚陷阵,英勇善战。从庄宗李存勖征战黄河两岸,数有战功,为金枪指挥使。同光四年(926),父奉命率军征讨魏州赵在礼兵变,反与魏州士兵联合南下。他受庄宗命去劝说其父,行至卫州,为后唐将元行钦所执,将杀之,表示愿归洛阳。庄宗改其名为继璟,视为己子。后从庄宗至汴州(大梁,今开封),庄宗闻嗣源已渡黎阳,又欲遣其往北通问,行钦执异,寻杀之。及明宗即位,追赠太保。
①辽封爵。乾亨元年(979),南京留守耶律道隐徙封;清宁九年(1063),萧韩家奴受封。②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大定初,武定军节度使完颜文(本名胡剌)受封,大定十二年(1172),以赃罪夺爵;正大元年
彝语音译。意为“负担”。旧时四川凉山美姑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的一种剥削制度。过年时,※曲诺、※瓦加(阿图阿加)两个等级每户必须向主子交纳半个猪头、1斤酒;主子家逢有婚丧嫁娶等事,必须交纳鸡、酒、肉,表示
汉代匈奴部落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春,与匈奴各部同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其夏,又为鹰击司马赵破奴所败,遫濮王被杀。
古代若干蒙古部落贵族首领的世袭称号。亦作太司、泰实。仿自契丹袭汉制所立“太师”官名。《辽史·百官志》:南北院大王下均设有“太师”,北面部族官、北院属国官亦均有“太师”。位尊职显。蒙古贵族慕之,用以自称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跋喜囊贡奥寺,意为“跋喜上下寺”,简称“电尕寺”。在甘肃迭部县。13世纪中叶,八思巴4大弟子之一喜饶巴尔,奉师命返故乡宏法,修建此寺。分上下2寺,均由历代跋喜活佛护理,尚有文布跋察尔
见“十姓”(8页)。
官名。满语音译。“阿礼哈”,含有“高级正职”、 “首席”之意,如“阿礼哈超哈”(“超哈”意为“兵”),指称“都统行营兵”(即骁骑营兵);“阿礼哈达”(“达”意为“首领”),指称“大学士”、“宰相”;“
明代哈密头领之一。正统(1436—1449)初,叛离哈密。五年(1440),与捏列骨率兵围哈密,被新迁于把思阔(巴里坤)之忠勇王也先土干(金忠)弟猛哥卜花所败。八年(1443),又助瓦剌也先太师将奄克
明代蒙古对文书、书记人员的称呼。蒙古语音译。亦译作笔写气、笔写记、毕七沁、毕克齐等。源于蒙元时代的必彻彻、必阇赤。宋彭大雅《黑鞑事略》载:“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文书耳”,“管文事则曰必彻彻”。
有关侬智高起义史事的笔记。一篇。北宋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人)撰。据采访笔记写成。记录壮族首领侬智高之父侬存福(一作侬全福)于天圣七年(1029)以广源州归附宋朝,朝廷补存福为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