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甫
元末畲族起义军首领。一作李至甫、李智甫,又名李胜。畲族,福建南胜(今南靖县)人。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六月,与汉族黄二使领导畲、汉人民起义军,向漳州进攻。广东刘虎子率众在潮州响应,起义军一举攻下漳州,败元守将搠思监,转攻龙溪等地,屡败地主武装,杀死反动地主肖景茂。元朝调闽、浙、赣、粤四省官军讨之,历4载,经百余战,给元军以沉重打击。六年三月,被漳州地主武装陈君设伏乌泥洞,执杀之,擒黄二使,起义失败。
元末畲族起义军首领。一作李至甫、李智甫,又名李胜。畲族,福建南胜(今南靖县)人。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六月,与汉族黄二使领导畲、汉人民起义军,向漳州进攻。广东刘虎子率众在潮州响应,起义军一举攻下漳州,败元守将搠思监,转攻龙溪等地,屡败地主武装,杀死反动地主肖景茂。元朝调闽、浙、赣、粤四省官军讨之,历4载,经百余战,给元军以沉重打击。六年三月,被漳州地主武装陈君设伏乌泥洞,执杀之,擒黄二使,起义失败。
官名。始设于汉代。职位略低于将军。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总称八校尉。西域所置校尉,主司屯兵,如戊已校尉、使者校尉等。汉以后,历朝皆置此官。唐以后,则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则
?—1664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扈尔汉第七子。太祖努尔哈赤时,从征乌喇部,略朝鲜,数受伤。天命六年(1621),征辽东,攻察哈尔,俘获甚众。天聪三年(1629),随太宗皇太极征明北京,败
?—1847清道光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南乾州(今吉首)大河寨人。苗族。家贫,少年习武。因不堪地主、官吏剥削,用苗族民间“合款”的组织形式,发动群众抗粮抗租。道光二十四年(1844),向官府提出减免屯租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鸡蛋卜。为“贝马”(巫师)判断疾病的主要方式。将鸡蛋打破,倒在碗里,观察蛋白的泡沫,蛋黄的纹理,以判断吉凶。
①唐代旧州名。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封山县(今广西灵山县南安金)。贞观十年(636)废。 ②元代旧州名。乌蛮阿坛绛(笃慕后裔)孙阿罗,仕大理国贵族高升泰。是时会川(在今四川会理县西)有城曰龙纳,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机关报。1946年7月1日创办,原称《群众报》,1947年1月1日改今名,在王爷庙出刊。有蒙汉两种文版,初为三日刊。后汉文版改为双日刊。同年11月15日改为日刊,对开四版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额勒臣”、“额里臣”。《元朝秘史》、《华夷译语》均释为“使臣”,亦有“差官”之意。早在蒙古国建立前,各部已有此职,蒙元时期沿用。其人多临时委派,充本部代表,办理与其他部交涉联系
蒙古部名。清代史籍对土尔扈特汗渥巴锡族系的称呼。参见“乌讷恩素珠克图盟”(354页)。
准噶尔地名。位于楚河下游南岸。以地饶水草,旧为准噶尔讷默库济尔噶尔、巴图尔乌巴什、和通额默根三昂吉驻牧之地。清朝政府平定准部后,为哈萨克族所据,清后期为沙俄占领。
即“落俎室韦”(2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