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文彩

李文彩

?—1872

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名李七。广西横州狮子塘村人。壮族。出身于破产农民家庭,曾以剃发为生。忠厚刚直,乐于助人。道光三十年(1850),因痛恨豪门盘剥,在平朗聚众竖旗起义,劫富济贫,杀地主豪绅,抑恶扬善,归附者甚众。翌年被南宁府招安,充当勇目。咸丰二年(1852),在太平军起义的影响下,与佃户宁晚等在平山村再举义旗,联合永淳十三屯壮族佃农,掀起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八月,攻占平朗,以此为据点,凭险筑城建寨,分兵据守。四出袭击豪门劣绅,地方官府“莫之奈何”。四年,起义军控制永淳县属大部分地区。次年秋,在清军反扑下退守平朗,继续坚持斗争。六年(1856)二月,遭两广总督叶名琛所遣广东廉州知府沈棣华、参将廖达章率兵与地方团练围攻,寡不敌众,平朗失陷,率残部奔浔州,加入陈开创立的大成国军,封定国公。是年冬,与定北王梁昌率军从贵州入广西。翌年正月攻克永淳。与梁昌乘胜挥军分水陆两路夹击横州。四月,破城,全歼拒守官军,击毙千总苏朝光、吏目朱鉴等。五月,攻占南宁府,告示安民,开仓济贫,受百姓热烈拥护,并将南宁府更名南安府。不久,又挥军攻破广东灵山县城,杀知县胡国逵。八年十月,在灵山县与清军交战受挫,退回永淳县境坚持斗争。十年(1860)春,转战桂北、湖南、贵州,后加入石达开部。同治二年(1863)春,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后,率部转战川、黔、湘边界地区。翌年,复入贵州,与汉、苗、侗、布依等各族农民起义军配合,与清军展开长期斗争,严重动摇了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十一年(1872)四月,在牛塘与清军激战中阵亡。一说“弃苗疆而逸”。

猜你喜欢

  • 林比

    蒙古族传统吹管乐器。蒙古语音译,意为笛子。亦称牧笛。起源于元朝以前,为牧民使用的民间乐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出土的元代壁画《宴乐图》中,有演奏林比的形象。羊群闻笛声即聚集于牧人周围。有竹制、木制

  • 坌达延墀松

    唐代吐谷浑王子。吐谷浑可汗与吐蕃公主所生。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谷浑国为吐蕃灭亡后,以吐谷浑王子及吐蕃赞普外甥身分备受重用。上元二年(675),向吐蕃赞普献金鼎。武后垂拱三年(687),与努布·芒

  • 门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多数自称“门巴”,另有“主巴”、“勒波”、“学增”、“达巴”、“舍杜本”等带地域概念的称呼。该族源于古门隅土著居民立、丘、皮修木、那木修等众多部落及叶邦人、荣普人、布热白人、莫巴陇巴

  • 额什丁

    伊斯兰教大毛拉。1353年,※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正式接受伊斯兰教之引导者。其祖先被成吉思汗带到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后转至察合台汗国东南部定居。其父扎马鲁丁曾劝说秃黑鲁帖木儿皈依伊斯兰教

  • 耶律涂山

    辽末投金将领。契丹族。系出辽遥辇氏。在辽,世为显族。入仕,累官金吾卫大将军。保大五年(1125)正月,率部降金,授尚书,为西北路招讨使。十月,为先锋从伐宋,破宋将折家军于汾州(今山西汾阳),继攻太原、

  • 查办南笼事宜奏

    镇压南笼布依族农民起义之奏章。5篇。清勒保(1740—1819,字宜轩,满州镶红旗人)撰。作于嘉庆二年(1797)。内容记嘉庆初年贵州南笼府安龙县布依族农民起义事件的原因、经过及清军对其实行武装镇压之

  • 遮别

    见“哲别”(1858页)。

  • 旗民交产

    见“旗民”(2460页)。

  • 慈灯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康乐街南。蒙古语名“塔布·斯普尔罕”,即五塔寺。清雍正五年(1727),崇福寺(小召)喇嘛阳察察尔济呼毕勒罕任呼和浩特副札萨克喇嘛时,年班赴京,奏请建立此寺。十年(17

  • 朝顺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右厢朝顺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仁多泉城(今青海门源县),备青海西蕃。一说驻地在兴州(今宁夏银川市)西北克夷门或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