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枢

杨枢

1844—1917

清末大臣。字星垣。广州人。回族。先世汉军旗籍。同治三年(1864),入广州同文馆习外语,成绩优异,曾助英国人三顺编著《三顺文法》、《英语拼音》,被“两广方言学堂”采为课本。参与《国际公法》等《同文馆译丛》的翻译工作,受嘉奖。同治九年(1870)毕业任两广总督衙门“西文通事”,经总督张之洞奏荐加道台衔兼理洋务局差事,曾佐张之洞在广州西门外创办广州机房(纺织厂)。后又创立广州造币厂,铸造广东龙币。光绪六年(1880)任驻日本长崎领事,学习日本“新法”。鉴于日本之向外侵略,曾屡条陈防备之策。三年后,内调外务部员外郎,累迁右侍郎及鸿胪寺正卿。二十七年(1901),为驻日本公使。曾参与编写《日俄战争纪要》一书。配合“立宪运动”,在法政大学开设“法政速成科”,选派留学生赴日学习。三十三年(1907),资助回族留日学生成立“留东清真教育会”。宣统元年(1909)出任驻比利时公使。九月以病辞任,次年冬返国,后居广州。病逝前曾朝觐过麦加,有“哈只”之“称号”。

猜你喜欢

  • 见“番”(2263页)。

  • 端方

    1861—1911清末大臣。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由荫生中举人,后为郎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直隶霸昌道。因上《劝善歌》标榜维新,被光绪帝赏识,擢任陕西布政使,护理巡抚。二十

  • 忽雷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弹拨乐器。其渊源及语源待考。一说蒙古语称之为“胡尔”,为※火不思的变异。今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小忽雷出自晚唐。据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及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时韩滉(723

  • 西南丝道

    古“蜀身毒道”,又称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由※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组成。从四川至云南大理、保山、腾冲,经德宏地区的梁河、盈江,出缅北的孟拱至印度东北的英帕尔,过孟加拉,溯恒河出印度西北,经巴基斯

  • 们河卫

    见“莫温河卫”(1827页)。

  • 吉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四年(1406)三月,女真首领速鲁董哈等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任速鲁董哈为指挥同知,余为指挥佥事、镇抚等官。在今吉林省东丰县觉河流后金。正统十一年(1446)十一月

  • 段政淳

    即“段正淳”(1696页)。

  • 前秦文桓皇帝

    见“苻雄”(1342页)。

  • 乾隆独山州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10卷。清刘岱(时任知州)修,艾茂等纂。乾隆三十三年(1768)四月成书。内容包括圣训、天文、地理、营建、食货、秩官、武备、人物、艺文、杂志等,其中风俗、苗蛮、土官等篇是专记境内少数

  • 巴拉人

    部族名。满语意为“狂野之人”。又作巴拉玛,巴懒尼雅玛。先世为明代女真人,原居拉林河、阿什河,蚂延河及第一松花江一带。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为躲避兵役,纷纷逃入深山,集聚在张广才岭西麓定居。不入旗籍。旗人